昨天咨询老师放了两段音乐让我尝试让身体动起来,第一段像是打太极的那种传统的乐器伴奏,她让我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自由摆动手臂和身体,随意移动脚步……
虽然老师和我一样是闭着眼睛的,但我还是觉得很尴尬,整个人就僵在原地,手握拳头,紧张得微微发抖。音乐声是平静又缓慢的,我怎么也找不准该从哪个节奏开始,也不知道该移动双脚还是该摆动双臂……
我张开眼睛瞟了一眼很像在打太极的老师,尝试跟着她的话术指引把手臂张开,向上移动,向左移动,可是依然像个牵线木偶一样,动作十分机械,很不自然……
就这样,按照老师的引导断断续续尬舞了十来分钟。
第二段是节奏感强烈的律动音乐,老师就说“我们来跳小朋友的舞蹈吧!”我一听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带着我有节奏地摆动手臂,踢腿跳跃,有点像大妈们跳的广场舞,又有点像幼儿园小朋友跳
的早操舞……
进入状态没多久,身体就开始微微发热,情绪慢慢高涨起来,运动带来的效果真的很神奇。
老师说,当情绪低落时,强制性地让自己去运动,感受肢体舒展时肌肉的力量,这是最直接带动正向情绪的方法。她举了个例子说,小朋友高兴的时候就会手舞足蹈,这说明手脚的舞动就是积极情绪的物质表现。反过来就意味着,通过肢体摆动可以将正向情绪带出来。
以前只知道运动有助于缓解消极情绪,比如高中的时候,大家常常说不开心就去跑两圈,跑完就没那么难受了。其中运动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一直都搞不清楚,现在才知道,情绪与身体原本就存在联结。
在尬舞的过程中,老师还有几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引导话语,第一句是:去感受手臂抬起的力量感,去感受双脚双腿支撑着身体的感觉,告诉自己,我是有力量的。第二句是:去感受手掌挥动时,指缝间被带动的风,体会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结。
通过这些很细微的感官体验,将所有的思绪拉回当下,那些复杂凌乱的念头好像顷刻间消失不见了。以前听说过抑郁症治疗的方法有微电流刺激法,大概通过加强身体的痛感来弱化思维的活跃程度,让思绪暂停,然后大脑得以休息。老师让我尬舞所起的作用应该也是这样。
身体的感知力下降是我从大学时期就出现了,大一在健美操俱乐部坚持学了一年,基础体操学了两套动作,可是每次跳的时候总有几个动作跟不上节奏,乐感特别差。
同届的队友都已经熟练掌握,跳出比赛的水准了,我还是没能掌握。最后实在无脸继续待下去当师姐带下一届的新队员。
从小时候的能歌善舞到如今的五音不全,找不准节奏,肢体僵硬机械,现在就连简单的听歌都无法感受到共鸣和快乐,这一部分的感知力似乎是一点点地被封存起来了。
老师最后交给我的任务是每天找一个时间来跳舞,分别跳两次十分钟,第一次跳完后说出或者写下身体的感受,然后休息一下,最后带着觉知再跳十分钟,继续记录身体的感受。通过这样去解锁被封存的感知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