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时间,又开始看书、写作,看了些优秀的书籍,写了几篇自认为好的文章。
但是也做浪子,带着我的妻闲逛,但其实很多时候我是被带着的。她是孕妇,需要多走路,她就带着我溜达,我俩常常一路插科打诨,看世间风景。
这样子的交错,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慨,人世多风光,我见过不少,它们像是英雄相交,英雄相惜,是因为都有某种共同特质,吸引了世人的欣赏和敬意。5A群里的赵政委、梁山上的及时雨宋江、还有要把自家牛作为捐资闹革命的孙中山先生,还有一些同事,我结婚时就能拿出来五六万来资助。他们都有慷慨的风骨,而我作为行者,知恩前行,更不敢忘了初心。
有人看到这里必然惊奇,标题不是写作那会事儿吗?为什么离题万里?
这里我说一下,我前面没有离题,也不是铺垫,而是真正的核心—好的文章是同世界美好相通的,是能带来欢喜的。
有人慷慨大方,有贵气,也有这样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气势豪迈奔放,端的是个正值坦诚的汉子,才配的上这么优秀的文字,几杯酒下肚,更是诗情画意,全天下人坐下来都是兄弟姐妹,都能一起开怀大笑。
有一天,我在街上闲逛,一只蜻蜓从我头顶盘旋片刻,飞向府河,我童心大发,带着我的妻赶了过去。小小蜻蜓踩在结成朵儿的荷花蕾上,蜻蜓灵巧、荷花貌丰,河的风景都在这里了。我就突然想到一个文友的文章,读起来真有这灵巧劲儿,山里有松林,松林的松鼠蹦蹦跳跳,抱着松子,萌萌地呆立,文章有可爱劲儿。
再有一天我去超市买糕点,本来糕点都是在稻花村买的,那里有会员。可因为靠近超市,图了省事儿,进了超市。站在糕点摊前,这么多不知名的点心,感觉自己进了花花世界。
我看外国小说有这样的感受,一铺几千里,事无巨细,开始觉得浩大、花样繁多,等到了后来,归于一线,那种酣畅淋漓感彭涌而出,精彩绝伦。有一位文友的作品,她是学画画的,有这样的天分,文章里都添了色彩,初看是文章,再看就是画了。
中午我去买馒头,去的还是那家店“东北炝锅馒头”,馒头店旁边是熟肉店,还有凉菜店…
我在旁边就迷失在了气味中,熟肉的味道我不喜欢,可是架不住旁边还有个快餐店,炒菜的味道传出来,馒头的味道我最喜欢,尤其是碱面馒头,枣花馒头,还有杂面馍馍,这些味道是很纯的,直接奔向味蕾,刺激神经,不由自主的让人想吸几口。我读书时,尤其是书中出现了某个我没见过的物件、亮丽的美女,我都要想一想它们的味道,可是一般都想不起来,因为我只是喜欢,并不存储。
好的文章唤起人的力量,让行走的不孤单,让流泪的人温暖,让渣男无地自容,让虚伪的人无地遁形。
让欢喜的人联想到一切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