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
2020高考同题征文·全国I卷】成大事者总有慧眼与宽容之心

2020高考同题征文·全国I卷】成大事者总有慧眼与宽容之心

作者: 一莲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07:57 被阅读0次

本篇文章参与「2020高考同题征文」比赛,选题为全国I卷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次的读书会我们都是围绕同一主题展开——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令我们感触最深的是谁?我的回答是,他们各有千秋,但更让我感动的当是鲍叔。

因为鲍叔能慧眼识人,又宽容大度,推荐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王之业。

我们都明白,春秋时期,齐国两公子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各自辅佐其主。管仲曾经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小白只能装死逃脱。小白后来即位为君,称为齐桓公,这个管仲应该算是桓公的仇人。

如此相杀之仇,换是他人,管仲也许早该命丧黄泉了,可是他没有遭此劫难,可见齐桓公的宽容大度,这其实也与鲍叔的辅佐分不开,若是鲍叔以小人之心乘机除掉对手,易如反掌,也情有可原,未免不可,管仲能活着,也说明了鲍叔之大气。

后来,鲍叔对齐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可见鲍叔能慧眼识金,他发现了管仲的才能。齐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这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鲍叔胸襟之大一览无余。

最终使得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三人齐心合力创大业的最佳见证!

难怪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而司马迁又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这是前人智者的定论,也是现代社会的人可以借鉴的智慧结晶。

欲成大事者,必定要拥有慧眼与宽容之心。

在这现代社会里,机会似乎随处可见,而能成大业者并不多见,这也许与人性的弱点分不开。缺乏慧眼,而且心胸狭窄,应该就是阻止人前进的绊脚石。

记得唐朝韩愈写的《马说》,“世上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慧眼识人的重要性,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才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如己所望。同样,发现人才也是一种智慧。

智者爱才,需要独具慧眼,于人群中瓮别真正人才,提拔人才,才会互助互利走向成功,这也是一件共赢之事。

如刘备三顾茅庐,是缘于徐庶和司马徽的极力推荐,刘备的执着与真诚,终于请出了乡野中的诸葛亮,最终成就了大业,而诸葛的才华也得到了施展,不被埋没于乡间。

能独具慧眼固然重要,心胸宽广更重要,能做到让贤便是品格的制高点,站在制高点,能望到远方,看得长远,成就大业也就不远了。

不怕别人穿越自己,推从能者居之,各自施展自己的才华,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才是我们每个人去争取做到的事。拥有宽容之心,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我说宽容其实就是洞察。

千说万说,不外就是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慧眼识人,还要拥有宽容之心,以达到自己之所望,成就自己的事业。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我还是最佩服鲍叔的眼光与胸襟!

谢谢大家的聆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高考同题征文·全国I卷】成大事者总有慧眼与宽容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hp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