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看到这个题目,一个小家庭,还有一个道具,这台戏,热闹不?
回忆一下,我们一家三口和手机的故事。
去年,十二岁的儿子给我提要求,要一部智能手机,我当时想:现在每个孩子手里也都有手机,一来方便我和孩子的联系,二来,如果孩子要求一个手机,对手机感兴趣,让他远离手机,绝对不是理智的做法,他会自己创造可能性。大多数孩子有手机,而他没有,他们毕竟是手机的原著民。
避而不买不是办法。给予呢?
这一点上,我和老公产生了分歧。老公是在婆婆的打骂中学习的,放了学写作业,写作业,再有时间就是养猪,放牛,家里仅有一台电视机,几乎是摆设。在这点上,老公受益的是一双神似老鼠却超级明亮,走完大学本科历程却无丝毫视力损伤的眼睛。
他一直把这事得益于不玩电玩,不看电视。所以,他是极力反对儿子有一部手机的。
儿子的第一步华为荣耀手机,无条件的被我买了回来,交给了他,我看见了他的高兴,不知咋滴,我有点担忧,担心他调整不好和手机的关系而影响学习。已成事实,老公不乐意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见儿子和手机过分亲密的时候,会出来说一下。
我活在担忧中的时候,会有控制出来,会去到约束儿子的行为,会去到不允许。而我没有觉察到的是,这背后有一份对儿子的不信任,这份不信任,老公对儿子也有。
第一个手机在儿子的一次外出中,不幸碎屏了。儿子那几天的情绪特别不好,特别特别不好,总发脾气,好像手机就是他情绪的开关。
之后,第二个手机儿子拥有的就不那么容易了。第一个损坏属于人为,第二个手机费用自付,儿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一个手机开始。
压岁钱够了,也不可以。要和妈妈有个游戏规则,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可以玩,注意时间掌握。还有具体的手机使用规则。不然手机会被我收回。
一旦手机到了儿子手中,是不太好约束的,还好有规则。可是我发现,在执行起来我还是挺硬的:
你和手机太过亲密了,我要收回了!
你是在玩游戏吗?他是工具,不是玩具。。。。。
种种的提醒,儿子极具情绪,会爆发出来,有时候提醒的我都烦。
界限!界限!允许,允许!接纳!接纳!
我能听见我内心对自己的呐喊!!!
我对我自己的行为失去了控制!
已经发生了,活当下!无效就调整自己!
我换位思考了一下,我的约束和控制会让儿子活在会失去手机的恐惧里,这种恐惧或许会适得其反。
同时,在这件事情里,我碰触了界限,失去了平和,太过亲密关系的儿子让我拿起了控制的大锤。
好可怕的妈妈!
看见了,看见了这个自己!
于是,我做了以下调整:儿子,你是优秀,卓越的孩子,妈妈基于对你的信任,使你拥有了一部手机,手机是你的,在你觉得和手机过分亲密而影响你学习的时候,妈妈随时可以给予支持。
表达完这些,轻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