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在我的世界里,最早知道他的时候,是在西游记的故事里面。知道他权势无比,掌管着天界、凡间,统领着五湖四海。我一直以为他就是个神话传说里的人物。后来我发现,他以他的形式在我们人类的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他的领导下,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各民族得以迅速的成长壮大。他先后创建了氏族公社集团伏羲氏和神农氏。然后才有了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紧接着又创建了欧罗巴(欧洲)联邦。使得欧洲历史上出现了雅典文明。玉皇大帝最初还促成了炎帝和黄帝的两个部落融合。才有了今天的汉民族。并且引导了当时人们对医药、医疗体系和天文历法的认知以及发展。也推广出了酿造工艺和发酵工艺。在他的领导下,成功的普及和推广了礼教的启蒙教育。首次让礼教的数字语言,在当时社会的教育系统里,进入课堂让下一代学习。也使得阴阳五行理论学说,最初酝酿、造就出了两种信仰的种群:埃及人和埃兰人。以至于到后来的汉族、匈奴族都有人会使用礼教的数字语言。再后来的蒙古族、满族也可以凭着口口相传的形式,运用着礼教的数字语言让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并且一度的发展到震撼了整个世界。玉皇大帝时代所规划设计的格局,到今天还影响着整个世界。
接下来要讲的玉皇大帝故事 ,就从甲骨文的“玉”字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73826/3cf259ee0b82f0c3.png)
上图的图片中有两个“玉”字。左边的玉是代表着阴玉。四横从下向上依次是代表着:喜马拉雅山、昆仑山、东天山和西天山、阿尔泰山。最上面的符号是甲骨文“青”。表示夏季、草原、牧场、以及生命和天然植被的茂盛。
两个甲骨文“玉”中间的一竖是甲骨文“午”字。表示南北垂直。右边的玉是表示阳玉。表示用一竖的午字从下向上依次连起:昆仑山、东西天山、阿尔泰山。没有了喜马拉雅山和草原。独立的表示,是以山脉为地标的周边生存。实际上就是有了当时的农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
按照礼教五行的排列顺序是:金(阿尔泰山)→木(东天山)→水(南北天山)→火(昆仑山)→土(喜马拉雅山)。在礼教的象数中从下向上依次由数字:1→5→9→3→7代表着五行:土、火、水、木、金的反向排列。四柱的排出,五行的定位。玉皇大帝首先完成了他统御的版图布局。为了在次序上和顺序上都能协调的发展,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水火相融在一起。火是昆仑山的炎帝,水是南北天山的黄帝。这个黄帝是在五行排列里,位置上的中心。黄的意思就是指卵的蛋黄。区别于破壳诞生的创始皇帝,黄和皇相比是次要的地位。在五行中水、火是相克的,按理说是不能在一起的。但是在玉皇大帝安排下,说服炎帝和黄帝在指定的地方,让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融合在了一起。从此,人类社会上就有了炎黄子孙。当时的人们,把这一行为过程叫做:“汉”。汉等同于后来的“焊”字。意思就是把两个本身相克的东西,硬是给焊接到了一起。这个伟大的创举,就让我们的汉族幸运的诞生了…!
现在的我们只是牢记了炎黄二帝,却不知道这是玉皇大帝的恩德。
那么,汉族的诞生地在哪里呢?如何发展壮大的呢?
下回揭晓《汉族的发祥地》…(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