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去年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成绩下来后他觉得自己去不了理想的大学了,于是干脆就选择了一个普通一点的学校去面试,面试很顺利,他过了。但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开始投简历给再好一点的学校,结果很好,他的面试得到了副院长的支持,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自己过理想大学复试线的消息。
他很纠结,因为他能过理想大学面试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去面试那天他就必须要选择是否在副院长那里学习——拒绝了副院长,他如果不能过理想大学的面试,那么他就只能选择去工作;同意了副院长,就意味着他主动的舍弃了理想大学的机会。二者都让他难以抉择。
当理想与现实相对立,我们无论选择那方,自己都会有所不甘。就像是在饥荒年代,那些父母不得不选择将哪些孩子送人,或是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中,残酷却又现实。我们无法将生活活得像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不能像真人秀里随随意意的挑战,现实就是我们选择,然后后悔过去的选择,然后每当自己回忆过去,都会忍不住抱怨一句:“如果当初我怎么怎么样就好啦。”事实上,你就算做出了那样的选择,那不成就会真的如你所愿了吗?
我身边有很多人,每当遇到不顺,都会抱怨,都会懊悔。事实上,我认为与其懊悔过去,不如正视自己的不足,我的朋友选择面对了现实,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我觉着他虽然不能去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他可以让自己和理想不断靠近。舍弃一时的鲜花和掌声,将自己沉静下来,学着延迟满足,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我想他终有一日会破茧成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