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有故事可讲,有人讲出了故事,有人咀嚼了故事。
故事是什么?
是听来的?是看来的?还是亲身经历的?
写作也是这样,你写的故事让你感觉是听、是看、还是让人亲身代入呢?
如果你写的故事只是描述故事前因后果,这样别人看了就像是听来的,虚无缥缈感觉不真实。
如果你加入一点场景或者表情描写,会让你有画面感,就像亲眼看到了。只是这样却还是缺少了灵魂,让读者的感受有了些许的影响,却不会造成多大的思想冲击。
如果你写文章之前,能深入去了解你的素材。从情感、环境、表情、日常、思想全方位的解剖素材,融入进去,就像所写的一切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就能把自己的身心情感完全融入,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讲故事当事人所经历的,由他自己讲出来,虽然言语粗鄙却很能打动别人。因为在他讲的时候会融入自身情感,会说出那些对他视觉、肉身或思想有冲击的场景。这样的故事是最打动人的,会让人有切身体会的感觉。
若由第二个人去讲同一个故事,也许就会忽略许多他认为不重要的情感或者场景描述。这样的故事即使语言华丽,也不会比当事人所讲的更能打动人。
写作也是如此,所以很多写作者都比较注重一手素材。可是以后素材再具体,也会忽略点一些打动人的细节。这样就会有人用二手、三手、四手素材去创作了,因为他们找到了前人忽略的细节。可是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也会比较片面。
这就是我今天所得,想写好故事就要先去当故事里的人。只有站在故事里,才能看清故事,讲清故事,写出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