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道德经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作者: zorogan | 来源:发表于2020-11-08 17:59 被阅读0次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通过前三章的修炼,修炼者现在六根清静,整个身体的感官极为虚静灵敏,可以听闻触摸到“夷希微”了,这样就可以用虚静之身观照天下了。所以,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

    这时圣人的天门开通,通过“抱一”与大道相通,借助于大道所赋予的“一”,具有超强的洞察力、预知力、创造力。这样,才会有大成就,大名声。从而呼应了第四十五章的“大成若缺”,“大辩若讷”。

    而“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是说,不用这种观照方法而去外出考察、收集资料研究,反而会陷入细节,看不清本质。

    这就是后续讲的“为学”,是与“大道”背道而驰,是修炼不到位导致的。

    儒家也注重修道,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此,儒家提出了八目,其基础是“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实质就是“为学”。这是儒家与道家的重要区别。佛教在修道方面不同于儒家,主要是通过诵经来修持,这也许是另一种“为学”吧。

    不执着于所见之物及事物的表象,没有所知障,没有执着心,就能通晓天下所有事物的演化规律。

    不要脱离自己的根本,走出自己赖以生存的门户,而去向外追求那些复杂的经验见识,恪守住天下万物的本源即能知晓天下。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这句话为了讲述一个道理:不要被外物复杂的声色变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因为它们是无穷无尽的。一颗石头,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无数不同的形象。知识取用于万物,随着认知角度的不同,推陈出新而无穷无尽。

    一个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不必出门,就会知道天下的事。

    一个人如果有分别心,看待事物只看事物的相对性,他见到的事物越多,就越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这就是所谓的“知见障”。

    所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是此意。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追逐无穷的知识上,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把眼光专注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就会被无穷的声色变化所迷乱。这类事情干得越多,与道偏离得就会越远。

    知识越多,可能越发愚钝;换句话说,知识学问越高,烦恼相对就会越深。因为普通的常识越多,真智慧反而被蒙蔽了。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弗为而成”,是因为借助了道的力量。人如果只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最多也就只能发挥一个器物的作用。而作为一个器物,容量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去承载万物,去取得天下。

    所以,圣人不必走得很远就可知天下事,不必事事经历就可知天道,无为就能自然平衡。

    无欲、无执,没有分别心,知识就能转化为智慧,就能做到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如此境界,还有什么事不知,什么道不明?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既无治理一方的经历,也无带兵打仗的经验,却能准确把握天下大势,隆中对折服刘备出任军师,从而三分天下,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万事万物,都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只要知道其中的道,不一定必须依靠眼、耳、喉、鼻、舌、身等对事物外在感觉而去认知,人与万物本为一体,事物的本质本就在于心(道)中。

    道可用于万事万物,可造就无数表象,因此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洞察万事万物的本质可以领悟得道,运用道也同样可以统御一切事物。得道者,“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岂是夸口之言?

    没有执念、没有分别,一切顺其自然,自然就能天人合一,不出户而知天下、名天道。圣人,无为而无不为,无知而无不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通过用心感悟而知晓天道,这种神通)内求之法)是通往智慧的大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ph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