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火柴之历史上的昨天:1935年2月24日,“苏区五老”之一的何叔衡在转移闽西过程中不幸牺牲。
何叔衡虽然是清末秀才,但对新文化新思想很感兴趣,希望追求新式教育,为此他专门跑到湖南师范读书,那年他已经37岁,成了学校最大的学生。
而且他热衷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愿意跟他们交流,向他们学习,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情节。
毕业后,他与小他17岁的毛泽东一起回到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就是要提倡新学术,改良旧风俗。毛泽东认为“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21年,他跟毛泽东一起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一大13名代表之一;52岁时还到莫斯科特别班学习,后任苏区检查部部长、临时最高法院主席,反对过多判处死刑;红军长征时留守苏区。
苏区陷落后转移途中,59岁的何叔衡为了不拖累邓子恢、瞿秋白等战友,毅然跳下悬崖,身负重伤,后被反动团发现,在搜身时被反动团成员开枪打死。
革命家何叔衡 革命家何叔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