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轨迹(2)

读书轨迹(2)

作者: 南文北刀 | 来源:发表于2016-11-08 00:43 被阅读19次

也是在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来了两个从县城转来的同学,带了一本杂志叫《读者》,里面讲各种小故事,新奇好看,其中就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丁香花》的创作故事,看的我感动哭了。这本杂志成为我瞭望外面世界的小小窗口。

到县城读高中之后,摆脱了在农村没有书读的日子。学校有图书馆,城里面有书店,可以在学校借书,也可以在书店租书。一下子视野就宽阔了,读杂志,主要有《读者》、《青年文摘》、《萌芽》,读言情小说,青春文学,读武侠小说,文学名著,名家散文等等。张爱玲的,路遥的,三毛的,村上春树的,余秋雨的,贾平凹的,陈忠实的,也读国外的名著,像《包法利夫人》《羊脂球》等等。班上有个同学拿了一本世界文学名著导读的书,我就把那上面所有的书名抄了一份,算作开出的第一份书单,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三部曲》《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苏联作家的书,也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雨果的书,也有《老人与海》等海明威的书,还有勃朗特三姐妹的书,也有《双城记》《雾都孤儿》等英国作家的书,都是一些经过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精华,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部读完。

但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世界的认识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通过阅读或者翻阅这些书,我觉的人活着精神很重要,追求的东西也要积极向上,向着真善美的光环靠近。比如永不言败、不向命运屈服的捕鱼老头,告诉我们生命应该是一种昂扬向上、充满斗志和活力的精气神,比如把一生献给伟大革命事业的保尔,告诉你人生怎样过才是伟大而有意义,这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形象震撼着你的心灵,如果你感觉到了这些来自心灵的洗礼,那么你还不热爱生活吗?大概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此,他不断的告诉你什么是该追求的东西,什么是该放弃的东西,学着分辨好与坏、是与非,肮脏与美好,在青少年那尚未形成价值观的脑海中学会向真向善向美,摒弃假恶丑,给一生的价值观种下萌芽的种子。

同时还明白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多样性,要学会包容和吸纳。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允许有意见相左的时候,思想的成熟就是在这些火花的碰撞中形成的,所以不能狭隘。知识的狭隘容易导致偏见,偏见导致傲慢,傲慢导致无礼。中国古话说人无礼不立,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去包容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当然当时读书并没有上面的这些思考,只是觉得故事情节很曲折生动,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至于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技术方面,当时更加没有重视。现在回过头来做这个总结,其实也是在检验自己有没有比那时明白的多一点。文学给人的意义就在于她经得起时间长河的考验,在任何时代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激励着我们,感召着我们。

相关文章

  • 读书轨迹(2)

    也是在读初中的时候,班上来了两个从县城转来的同学,带了一本杂志叫《读者》,里面讲各种小故事,新奇好看,其中就有一个...

  • 轨迹2

    仲夏夜,蝉不鸣,人未眠,情难断 夜风里,蛐低吟,孤枕眠,意难寻 这个城市孤单的夜里,总会有人陪着你难眠。 那一次的...

  • 读书轨迹(3)

    高中可能是一个人从幼稚到开始试着思考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少了初中时的很多愚昧无知想法,有了去尝试思考的冲动。因为...

  • 读书轨迹(4)

    大学期间不光读传记和小说,也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看过萨缪尔森写的《经济学》,枯燥乏味,没看完。看曼昆写的《经济学...

  • 读书轨迹(1)

    余打小就爱看书,不知不觉看了不少书,今天细细做个整理。 生命中看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那时候大...

  • 人生轨迹2

    不知不觉熬到了小学六年级,感觉我的人生从此醒悟了,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羡慕大哥可以当人民教师,受别人尊敬,我还羡慕...

  • 盛开2(轨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必悲风秋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 成长轨迹2

    大多数和我一样,对于自己4岁左右的事情都只能记得有一些片段,只有那些非常具体和细微的事情才能被保存下来,但其实我们...

  • 生命轨迹(2)

    在东北一直有个说法,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进家门的人就是踩生的人。据说这个踩生的人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未来的长相,性格,...

  • 我的读书轨迹

    我读的书比较杂,高中时读过几本外国小说,如《雾都孤儿》、《热爱生命》,还有科幻类的《海底两万里》等等。大学期间,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轨迹(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q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