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瓶待鼠
(Fri May 2 01:39:13 2008)
记得7,8岁的时候, 一次午后独自在老爹的宿舍呆着, 正做我自己的事, 突然看见一只很小很小的耗子探了个头溜走。当时兴奋得一个劲想抓住它, 于是找了只玻璃瓶子, 在瓶子里放上饼干。怕瓶子有些高小老鼠进不去, 还在瓶子外垫了几块木头,我自己就蹲在瓶子边, 拿了盖子一动不动地等。
过了一会儿小耗子出来了, 很快它发现了瓶子和里面的食物, 开始谨慎地靠近。 那只小耗子, 印象里我当时是对它着了迷, 粉嫩的爪子, 滴溜圆的黑眼睛, 两只圆圆的耳朵特别大!
小耗子最终是进了瓶子. 一直装作木头人的我说时迟那时快, 拿起盖子就往瓶子上盖。没想到小耗子虽然年幼, 身手却是敏捷, 我怎么也想不到它居然一下就跳了出来, 瞬间消失在视线中, 只留下我望着手中的盖子发呆...继续装木头人, 小耗子却再也不出现,而一个下午,也就这样耗过了。
烤蚜虫和蜗牛赛跑
(Fri May 2 00:52:37 2008)
突然想起小时候烤蚜虫的事了.:)
家里的月季花上, 总是很容易就爬了一圈蚜虫,淡绿色的, 有着圆滚滚的大肚子, 倒是皮薄多汁。最喜欢的是在太阳很好的时候, 捉了它们放一片大木板上, 然后拿了放大镜对光, 集中了很小很强的光点在蚜虫身上。蚜虫刚开始还懒洋洋的, 很快觉得不对劲了, 开始在木板上爬,我们就拿着放大镜追。可怜蚜虫实在太娇嫩了, 没爬两步, 很快抵挡不住阳光的炙热, "哧"的一下化做一股青烟, 直上云霄! 这可比对准火柴或纸张点着火, 实在是有意思多了。
还有时候我和我老哥一人捉一只蜗牛, 在木板上划了线, 比赛看谁的蜗牛先跑到终点.各种为蜗牛加油的方式都用上了, 从威逼到利诱。有时侯蜗牛跑了两步不动了, 急得我拿起它用图钉往壳尖上扎, 直到把它扎得清醒为止. 至于胜负, 倒是记不清了, 大约差异不显著吧.:)
我们还给家里的小兔子们举行过运动会。印象中好象有碰鼻子, 即把两只兔子鼻子对鼻子碰在一起, 谁先挪开谁输;平衡木, 这是单项比赛, 把小兔子一只只轮流抓到一个窄木条上, 记录它们停留的时间; 别的项目记不清了。不过运动会总得来说, 还是开得挺热闹的.:)
更小的时候, 家里有过几只小羊。记得我们把它们抱到草场上考它们算术, 抱住一只, 问它类似1+3=?的问题. 问完了, 就等它叫. 要叫对了数才放开。
小时候的儿童画
(Wed Feb 13 14:46:09 2008)
4,5岁时候好象有一幅国画是在全国展过, 叫什么"人红花美", 四个小姑娘站成一排, 各自手中拿着一朵大红花. 全是父亲授意的结果. 父亲的创作思维总是比较呆板. 不好意思, 又贬了他一下.
再大一点点, 也是5,6岁, 上小学了吧, 印象中比较正式的画里, 画过我穿母亲的外套作长袖跳舞的情形。还有一幅, 是画我自己在课堂上开小差, 学卓别林的样子叫:"跳蚤快出来!" 那时候正好看过一系列卓别林的电影, 一直是我印象中最好的电影。但是画的大多还是仙女, 看古装片时刻意了要记了她们的服饰。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97111/30895a64a9547b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97111/c8b6dd609718e471.jpg)
也画过连环画. 自己一个人创作时, 演绎的尽是美女和白马王子的故事(汗). 和老哥联手创作过几部"大"型连环画, 主题就变成什么金鱼国大战, 鸡鸭鹅国大战的故事了. 开始创作时, 先列国, 画行政区域图, 然后点兵, 分配兵器. 列国和点兵是最有意思的阶段了. 有时我们甚至列完国就心满意足而不再后继. 分配兵器也是个好玩的差事. 我对兵器的认识大约主要来自小时候玩的铁片吧. 老哥手里倒是有一堆兵器的资料.
我们当时最宠爱的动物, 象金鱼黑尾, 鸭子叽叽, 在故事里总是威风凛凛的大主角. 鸭子叽叽确实是只很不寻常的鸭子, 我们爱找它逗乐, 它和我们也特别亲近, 亲近到甚至在我们散步时三番五次挡我们的去路. 印象中对叽叽作过很多写生, 还专门学了国画中鸭子的画法. 没事便用水笔画一张详细的"叽叽像", 作为"追捕"叽叽的通缉令. 然后叽叽被"缉拿归案", 接受审判.
尽管老哥控诉过"不自由不快乐"的童年, 童年在我的印象里, 还是很快乐的, 直到十岁。
失乐园
(Sun Aug 12 18:56:30 2007)
提起童年, 我有个好父亲, 这是没得说的; 但在周围很多人眼里, 他们并不以为我的童年幸福, 只是因为我的童年不是他们习惯的那种。感谢我父亲对我的支持, 在我的成长过成中, 他替我背了不少黑锅。
且不说后来的选择文科考了美术毕业后却又转了理, 中学的老师及同学都以为我当时选文科是父亲逼迫的;就连我自以为最幸福的3年童年, 在他们眼里, 都是我父亲不给我自由, 想要闭门打造出什么的缘故。他们不知道,正是我父亲给了我他们想象不到的自由。那三年是我的天堂。每每回想起那三年的最后结束, 总要想起一个词来:"失乐园"。
那三年的起始源于我在小学里的顽皮. 父亲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一向是不满的, 看到我不爱听讲,作业不认真做结果老被留校, 痛感时间的浪费, 最终决定让我自己在家学. 说在家, 其实是呆我父亲在中学的宿舍. 每天早上父亲骑单车一前一后地载着我和我哥哥到中学, 把我扔到宿舍里, 他就自个儿忙去了. 于是每天花两个小时学学语文数学, 对着教科书自我检查一番, 其余的时间则是写字画画弹琴读课外书. 也考虑过是否象我哥哥那样跳级, 最后想想, 反正我年龄已经小了, 跟着进度就可以了; 还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自由挥霍.
父亲订了很多很多少儿杂志. 我严重怀疑当时能有的他都订了. 书多也有缺点, 就是到现在我还有囫囵吞枣的毛病. 及至放学的时候, 有时老哥自己回家, 父亲就单载着我慢悠悠地往家骑. 我总是坐前头的横杆, 父亲一面骑一面给我说着"驿外断桥边"和"否定之否定". 那三年里我简直是父亲的跟屁虫. 他去哪儿开会出差都带我去。
惭愧的是我一直是个不专心的小孩. 在学习的时间里依旧想东想西, 拿几个图钉编故事, 在桌板上画满仙女.父亲偶而回来时总能看到我乖乖坐着, 不知道我一直在干坏事...记得一次在宿舍里发现一只可爱的小耗子, 于是整个下午就耗在诱捕小耗子上了. 父亲倒是不介意, 但他让我们把这些事用毛笔连写带画都记下来,为此他还专门打印了一大摞小楷日记本.
那时候还总想忽悠老爸. 用软笔写字冒充毛笔字, 用水笔钩勒线条冒充工笔. 可惜这些伎俩总被他一眼识破. 不过也幸亏了他的一眼识破, 我才老老实实地学了一点东西. 真想念那时临摩的一整套华三川. 到现在他对我嫂嫂吹嘘他的两个小孩是多么的细心, 还拿我当时临摩华三川工笔仕女说事. 我嫂嫂给我说时, 我大笑, 说, 正是因为当时我太毛燥他才拿这个来训练我的呀!
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里, 晚上在家父亲总要给我们兄妹俩评当天的表现分, 最高5分, 拿类似BBS伪币式的钢绷分别投入我和老哥的小木箱里. 偶而犯错误时, 父亲要求先叙述错误, 分析原因, 然后问:"该不该打".
那三年在我父亲的宿舍里, 还诞生过我们自己的"周刊". 刊头语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依然还记得我用钢针在蜡纸上费劲刻字刻画的情形.一般一份是2-3张试卷大小的纸张, 也就打印那么十来份, 自己看着乐。
父亲花了不少时间陪我和哥哥玩, 记得当时在宿舍里他还拿三张椅子当球桌和我打乒乓. 后来自制了一张乒乓桌. 只是老和父兄打的后果是, 和别人打当王时, 我老哥经常把别人拿下, 我比较经常把我老哥拿下, 却会败在别人手里 --- 俗称"窝里横".
小学课程结束我和别的同学一样参加了升学考, 重新开始了校园生活. 初二时还曾想重温旧情, 父亲让我装病在家. 只是可惜我真的太贪玩了, 一天到晚就没有个好好学习的时候. 期末回班级考试, 名次一下掉到20, 把老妈给吓坏了, 死活不肯让我继续呆家。至此我曾经的乐园, 就再也回不去了....
猫和老鼠的故事
(Tue Jul 31 12:34:20 2007)
该集讲述的是偶小时候和偶爹妈,老哥及朋友斗智斗勇的故事.
偶还很小的时候, 看的书都是富有革命教育意义的. 一次偶老妈因为偶犯了错误要打偶, 偶爬到电线杆上(偶都忘了, 偶居然还会爬杆!)和偶老妈谈判. 偶说, 书上都是这样的, 小孩子犯了错误, 大人没有打也没有骂, 都是语重心长地讲个故事, 小孩被故事感动然后就会变好...
偶和老哥小时候是睡在一张床上的, 偶们经常躺着聊天. 有时爹妈外出比较迟才回来, 回来他们就要先检查我们睡着没有. 听见老爹说, 装睡呀, 没睡着呢, 偶们就把眼睁开了. 开头几次都给"发现"了, 偶很纳闷怎么给发现是装睡的, 偶老爹一本正经地说, 看眼睛, 你的眼睫毛在动. 后面偶们琢磨着不象这回事儿. 后来偶老爹每次查偶们是否睡着了, 偶们听到他说偶们装睡, 就是不动! 过了一会儿老爹说, 是真睡了. 原来他每次都这么说的呀!
老哥做了坏事, 求俺不要告发. 偶们于是谈判条件. 开始老哥不接受偶的条件, 谈判僵持中. 偶于是大喊:"妈--!" 老哥吓坏赶紧求饶应允. 老妈应声, 偶回应说:"现在几点了?"
老妈有着一套令人恐怖的打人理论. 她最推崇用那种柔软有弹性的竹竿打人, 说打得痛但是伤皮不伤骨. 这种方式, 她冠以"毛竹杆炒肉"之美称. 于是偶和偶老哥每次用小竹杆钓完鱼, 偶们都会费尽心思地把竹杆们藏在她找不找的地方....
放假在家, 爹妈在时偶们都老老实实地坐在书桌前. 老妈白天大多不在, 老爹则要出门买菜及小风景写生. 老爹在准备时偶们就心痒痒的了. 老爹关门的动作就象按键, 一按下去偶们就跳起来, 散开... 可恨的是偶老爹是那种丢三落四的人, 经常出门后又发现什么东西忘带, 弄得偶和偶老哥如同惊弓之鸟, 一听到钥匙开门的声音就"蹭"的一下回归原位. 长久下来, 偶的动作反应总是特别的快啊.
偶在小学总是不好好听讲, 所以经常老师布置什么家庭作业都不知道. 家庭作业都是小组长检查的. 一年级的小组长是偶的朋友, 每次偶没做作业的时候, 偶就把作业本翻到以前的看来有点类似的页面, 同时在组长检查时, 偶小声给她说, 今天下午我带XX好吃的来... 小组长这时总是很不好意思, 于是很随便地翻翻偶的本子意思下就过去了. 印象中我好象没有兑现过几回给她带什么什么好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