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ll《悉达多》

读书ll《悉达多》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4-10-06 19:48 被阅读0次

读书缘由:

《悉达多》这本书,被放入我的书架应该是去年的事了。想起读它,却是今年8月因为看到《人民日报》的视频号再次推荐了它。

我想,是什么赋予它如此大的魅力呢?

因为赫尔曼·黑塞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因为《悉达多》是赫尔曼·黑塞最经典的长篇小说之一吗?还是因为赫尔曼·黑塞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呢?我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我决定好好读读它。

可是,我把这本书的主人公悉达多与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联系在一起去欣赏了。事实说明,我犯了一个自己最好犯的、“想当然”的错误,造成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

其他知识:

我是有这样的历史知识储备的:乔达摩·悉达多,姓乔达摩,名悉达多。诞生于三千年前的古印度,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的创始者。而“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在世宣佛法口授身传,没有文字记录的经典。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避免佛教教义日久散失,也为了防止其他“外道”异说渗入佛法,对于他的言教进行了整理,是为“结集”。释迦牟尼的学说内容可归纳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

而黑塞在他的小说《悉达多》中,却是这样安排的:乔达摩是悉达多的父亲,悉达多只是一个修行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它来自于一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摩尼的名字,作者将其一分为二,悉达多是未成就的人,乔达摩是一个已成就的人。悉达多走一条修行之路,回归乔达摩。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悉达多身上的两个“自我”——理性的无限的“自我”和感性的有限的“自我”——的描写,探讨了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永恒的人生境界的问题。通过少年悉达多、中年悉达多、到老年悉达多的成长,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口中的佛,其实也如凡人一样,在痛苦与折磨中不断探寻生命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自己的归属。

关于作者:

赫尔曼·黑塞 1877年生,德国作家,诗人,后入瑞士籍。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被称为“德国人中的德国人”,唯一能够代表“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的作家。代表作《荒原狼》,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内容简介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

(1)少年悉达多,不顾一切的想要参悟真理,想成为佛,他尝试了一切方法:饿肚子、冥想,试图将灵魂与身体分开。他从婆罗门变成沙门,后又来到乔达摩的身旁,想和世人崇敬的佛学一学真理。可是他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2)中年时的悉达多,像所有凡人一样,拥有了金钱,情人、地位。可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越来越沉重,思想越来越钝化,不能再像年少时那样轻松自在。于是他摒弃一切,打算在一条河里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将死之时,他突然参透了真理。

(3)老年时的悉达多,日日夜夜听一条河的声音,他与河对话,与朋友对话,与每一个渡河的人对话,他的眼睛明亮纯净,能看透世间的一切。这时的他已经是另一个乔达摩。

总之,每个阶段的悉达多对人生都有不同的感悟,而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句人生的哲理。

写作特点:

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得故事更加亲切和真实。语言诗意而流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让读者更容易深入悉达多的内心世界。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作品融合了诗歌、哲学和宗教元素,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悉达多》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作者个人经历和思想的外化,体现了他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经典句子

1.我无权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我只能为自己作出判断。 意义与实在并非隐藏于事物的背后,而是寓于事物自身,寓于事物的一切现象。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2.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摈弃一切目标。

3.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

4.我深信那句话:人对自己才是最残忍的。但是,人只应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屈从任何外力的驱使,并等待觉醒那一刻的到来,这才是善的和必要的行为,其他的一切均毫无意义。

5.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关联体,没有缺陷,透明如一块水晶,不依赖偶然,不依赖神灵的教诲。

6.他不再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与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7.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个真正想有所发现的人,是不可能接受什么学说的。可是这个人一经有所发现,却可以称许任何学说、任何道路、任何目标,什么也不能再把他与生活在永恒中、呼吸着神的气息的千千万万人分隔开来。

8.探索意味着有一个目标,发现却意味着目光自由,胸怀坦然,没有目标。

9.人可以发现智慧,可以体验智慧,可以享有智慧,可以凭智慧创造奇迹,却不能讲述和传授智慧。

10.他的伟大,不在于言论,不在于思想,只在于行动,只在于生活。

相关文章

  •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1 【悉达多太子】2 【悉达多太子】3 【悉达多太子】4 【悉达多太子】5 【悉达...

  • 读书《悉达多》

    最近读了一本书—《悉达多》,他为了追寻不解的事物而探索,离开父母,最终达到了和佛陀不同的高度,没有教义,...

  • 今日读书:《悉达多》

    以下为读书笔记: 他曾千百次摆脱“我”。他曾整时整日停驻在无“我”中。这些修行均从“我”出发,终点却总是回归于“我...

  • 再读触动灵魂的书——《悉达多》

    二刷《悉达多》 于2022年3月 【读书笔记01】 悉达多决定离开婆罗门加入沙门(苦行僧),但这很离经叛道,父亲不...

  • 悉达多

    这周看完了黑塞的《悉达多》。相比上上周看的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这类自传式随笔散文,《悉达多》苦涩得...

  • 悉达多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运动如火如荼,甘地等人成为一代嬉皮士的精神偶像。与此同时,在文学领域中,赫...

  • 《悉达多》

    【真心希望各位或爱看书的人认真读完,重推】 【好看到只看完了一半不到,就希望能推荐给朋友】 之所以有幸认识这本书,...

  • 悉达多

    悉达多 有些书,就像有些人,你见第一面就好似似曾相识,读下去也果如当初的预想,一切都是那么契合,有时竟会感叹相逢恨...

  • 悉达多

    我不看电视剧,不看电影,此刻,我在想着是否也不该看书。 看完《悉达多》,揭开了伪装,我心迷茫。 昨天突然觉得古典音...

  • 《悉达多》

    先说译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姜乙。 文字优美,拿起就舍不得放下,我读书算比较慢的,但一口气三四个小时读完了。 读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ll《悉达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qm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