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经意间,昨天再次走到了毛姆《总结》的最后一篇,真有些恋恋不舍。但是,这本书应该告一段落了,虽说复读了两遍,其实又何止两遍呢?
因为在简书同步分享,分享时又会反复阅读、筛选、重新编辑和组合,加上自己的感悟或者学习笔记,给出标题,这样下来已经不止三五遍了。有些内容确实百读不厌,真是读你千遍也依然喜欢。我一直说,或许毛姆的小说读过两遍就可以束之高阁了,但是他的随笔和游记,一定是值得反复咀嚼和品读的。
在《总结》这本书里,不仅看到毛姆太多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成为作家的艰辛和心理路程,更可以看到他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独到看法,甚至字里行间能看到叔本华的影子,这是令我非常开心和喜悦的。毛姆受叔本华的影响可以说如同初恋那般根深蒂固,而叔本华也是我的最爱之一。
之前写过有关《毛姆传》和《总结》的合篇文章《知人论世:作者是作品的灵魂和源泉》,这里就不想展开再谈这本书了。
但是再次强烈地建议大家:如果你喜欢毛姆,一定不要错过这本《总结》,其中有些章节值得我们放在床头时不时翻阅。
《总结》的纸质捧读告一段落,我得正儿八经地开始今年的读书计划,即卡夫卡之旅了。但是《总结》在简书的分享依然要继续到底,估计还需要至少一个月吧,很欣慰,由此我得以从后面每天的分享中与毛姆的文章藕断丝连,慢慢化解我的依依不舍。
当然,未来的什么时候,这本书还会再次拿出来翻阅的。因为书中不仅有我美好的阅读体验,字里行间的缝隙里还有我每天的生活杂记,我所记载的那些正在悄然远去的旧日岁月。

打开《卡夫卡传》,映入眼帘的第一页就是下面的文字,我截图至此。
阅读里面的文字,有没有一见钟情之感?今天情人节,爱了爱了!
顺祝大家节日快乐幸福!好好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