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078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21天(2023.5.14,星期日)
思维-情感是一对组合,是自我的主要功能感觉-直觉又是一对组合,属于自我的次要功能。感觉是用来收集信息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觉功能发展的比较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他收集的信息不够充分的话,他有没有办法运用的思维功能去判断?判断一定是建立在你有足够的信息材料的基础上的。所以,感觉功能发展的特别差,他的思维跟情感功能有没有可能发展的高级?不可能吧。所以,次要功能决定了思维与情感功能的发展水平。换句话说,感觉功能是思维和情感功能的天花板。
感觉功能发现的最佳阶段是6岁以前,过了6岁,感觉功能逐渐定型。那么,感觉功能如何表现呢?它会以灵气、悟性来表现。感觉功能特别发达的孩子会让人觉得他特别有灵气,他感知到的信息量大,他跟感知到信息少的孩子不一样,不是一种状态。他们到了学龄阶段,你会发现他们的理解力很强。老师讲一句话,讲一个公式,他的图像化、意象化能力让他听到感知到的信息量大的多。理解力是特别综合的,他不仅仅指思维能力。思维指的是逻辑推导、逻辑判断;情感主要指的是以情感体验作为判断依据。理解力是多项能力的综合,而不仅仅指推导和判断能力。学习最核心的是理解能力,一个人理解能力强他不用过量写作业,老师好像假设所有孩子理解力都不行,需要回去做过多重复训练。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玩儿,因为感觉功能的发展需要受更多层次的环境刺激。比如,孩子看过更多的色彩,闻过更多的气味,有更多皮肤触觉的体验,向七零后之前的孩子,在泥土里打滚,玩儿,到大自然里听过各种各样的声音,更多地使各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用进废退,多刺激感觉器官,就会促进它的功能的发展,所以,多带孩子走进自然,使各种感官多受刺激。比如,画家对色彩敏感,音乐家听力敏感,美食家味蕾发达敏感,所以,持续的综合训练是在孩子早年,通过游戏去体验。哪里最好?当然是自然界。所有人造出来得东西都没有自然丰富,把孩子领进自然是最简单的培养方式。
直觉功能叫劣势功能。它不需要论据能直接把握倾向和结果。女人的直觉比较强。直觉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当一个人的逻辑判断能力越高,他的直觉能力就相对越差。因为人慢慢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只相信自己的推导,但是直觉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功能,所以佛学讲“知识是障碍”,要把障碍清除,让直觉浮现出来,让感通能力浮现。一旦有逻辑判断介入,你的感的能力就下降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去学习精巧的理论,一方面要去培养直觉的能力。
在咨询中会大量使用直觉,直觉能力强的人,共情时很容易做到神入——你下意识说的话跟来访者完全符合,即快速捕捉到来访者的情绪情感,共情到对方。思维过于发达的人,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师?一直搞研究的人最后的几里地(直觉可以到达的地方)走不到,一个全靠直觉的咨询师,他做的咨询结构性可能太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