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等待那并不无比漫长的泡沫破灭时刻,才能彻底打扫一下狂欢之后的杯盘狼藉。
文│肇启明
家里的小时工在我翻看报纸的间隙打断我问:“你炒股吗?”我说当然。她又问:“赚钱了吗?”我不置可否。然后她边打扫卫生,边叙述她在另一个主顾那听来的事。原来,她还在一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不远处的一个别墅人家做事,别墅的女主人最近炒股赚了个盆满钵满,然后每次在她打扫卫生时跟她渲染赚钱是如何的容易。卫生打扫结束时,她试探性地询问我能不能帮她炒股,貌似是手里有几万块钱。
对于这份意想不到的信任我实在是有点感动莫名,但还是用有限的时间里明确表示了拒绝:“炒股有赚有赔,你光看到他们赚钱了,没看到他们亏钱的时候。”
所以,我当然不帮她买股票,也建议她更不要找别人买股票,并不失时机地讲了几个上一轮牛市的典型例子。然后,小时工大姐表达了谢意之后就走了。
在我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上证指数已经逼近5000点大关,过去半年时间里,上涨了一倍有余。尤其是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股价在这半年时间里翻番已经是常态现象。股市,俨然已经开启了全民造福的开挂时代。
不久之前,沪市大盘指数曾在一周时间里连跌了四五百点。当时媒体把那些刚刚入市的新手们称之为“接盘侠”。与此同时,以暴风科技为代表的创业板股票的连连涨停,最终表明,这些都是“新韭菜”干的。说“新韭菜”并不是某种贬义,而是中国股市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当股市的赚钱效应不断凸显,并超越房市、余额宝、银行定存等多种理财工具之后,人们开始纷纷“入市”,推动了中国股市的普适繁荣。所谓“普适”之意,就是无论谁拿着钱入市,都能赚钱。无论买什么股票都能赚钱。那这个时候,不是应该警醒吗?怎么反倒是趋之若鹜呢?
历史总是如出一辙。我还记得我在上一轮大牛市时在一家国有单位实习,每天乘坐电梯去收发室去取部门订阅的报纸,电梯里谈论的是股票,收发室谈论的也是股票,那时候他们的问候语都是:“你的股票涨停了吗?”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所起的作用最多似乎也就是免责声明,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如同那些疯狂地购买着福利彩票、憧憬着一夜暴富的人们,眼里能够看到的都是那些中了500万之类的新闻。他们每天频繁地换股和交易,动辄就刷出过万亿元的日成交记录,最终赚钱,只有收取税与佣金的人。或许,“炒股”一词也只有在当前的中国是适用的,千万别把它称之为“投资”。
有些跟头,只有自己摔了才能吸取教训。而股市的不同之处是,即使是你摔了跟头,未来也有可能再折进去。身边每天都有这样的例子。抵押房产炒股,通过银行个人贷款炒股,比比皆是。那些公募、私募,都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资本故事,每个都保证精彩纷呈。
有人说中国人的赌性太重,其实我也并不认同。与华尔街相比,中国股市的历史实在太短,投资者还没有经历过那漫长的市场教育,所以眼下的“群氓时代”明知会经历阵痛,却又难以凭借耳提面命式的警醒和劝告,让中小投资者们尽快成熟。
对于深处牛市(有些人也称之为“泡沫”)的人们,你没法用一盆冷水浇醒他们。因为,在一个十字路口,你也难以指明一个具体的正确方向。媒体人王烁在《言尽于泡沫》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形容对当前那些跟随者带来的影响,我深表赞同:
“普通人就很惨,进退都有一刀等着。参与泡沫,仅仅从概率上讲,绝大多数就会成为泡沫的养分,被割的韭菜,被屠的羔羊。然而不参与泡沫并不意味着就安全,巨型泡沫破裂的成本必然会社会化,全社会付代价。”
某种程度上,探讨这个话题实在是深刻而无解,上升到多高都不算高。我们,只有等待那并不无比漫长的泡沫破灭时刻,才能彻底打扫一下狂欢之后的杯盘狼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