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分析一部影片中的人物的,上周六自己刚刚全程看完了《相爱相亲》这部影片,历时两个小时零一分。我谈谈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感受。(拿如今的真实生活去评价影片里的三个人物)
这部影片讲的是三代人的感情故事,影片围绕“动迁坟墓”的纠纷展开。确实,如今真正描述现实生活的影片并不多见了。三个女性:第一个处于青年阶段(马上到了结婚的年龄,与阿达相恋),第二个处于中年阶段(诠释着女人难做,无从宣泄自己的情绪),第三个处于老年阶段(从自己和丈夫结婚半年后,丈夫离开村庄到了城里,和另一个女人共度了余生,自己苦苦等了一辈子,最后等来的是一副棺材,而她自己依然也相信丈夫一定是爱她的,仅仅因为丈夫给她寄钱的时候多寄了五块钱,认为丈夫一定是牵挂着她的)。
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女性都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可能深浅不同,但还是值得一谈。
首先是年轻的女孩(不具体到名字,暂概括为年轻的女孩),她让我看到了几点:1、首先,我认为对自己在职业的地位、立场是不够的,没有阻止节目组的人将自己的家事曝光到节目组,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让他们用这种方式增加收视率是不合适的,同样也是对自身职业不负责的表现。其次,她和阿达的感情中,我也佩服和羡慕她在年轻时候的这分“敢”,同时又很不赞成过分的洒脱。有一个情节,当她暂时放下工作,和阿达去姥姥家的火车上,阿达对她说“能不能换份工作”,她说:你养我吗?阿达其实没有明白她真正的意思,说着把自己的钱包陶出来并说道“只有这么些了”,而自己唯独的存款借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在我的视觉观点里,她值得拥有更平稳、更有分量的一切,但也许这就是年轻时吧…谁也无法真正抛弃和逃脱那份对爱的“冲动”,也许那口井真的很深,很深……
其次是她的母亲,母亲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心里一直认为女人很难做的角色”,自己也正值退休的年纪,女儿又很不听话,与自己矛盾重重。丈夫并不强势,面对自己的小脾气,丈夫从来不会去哄。再加上自己一直为“父亲的坟墓”产生的纠纷忙碌……这生活里的种种让她倍感无奈。关于她,最让人值得琢磨的情节是在影片最后,自己憋着多年的情绪全部都释放出来了,自己坐在丈夫送给自己的退休礼物(车)上,放声大哭,她也终于明白了丈夫的心意。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年纪的爱情和美好。其次,她让我欣赏的另外一是:女性中的独立,在女儿和丈夫无从帮忙的情况下,我看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立与坚强。
再者就是最戳人泪点的人物了,影片中的“姥姥”,可以说,一生中对于爱情的守望,让人很敬畏又很寒心。对于爱情的守候,仅仅因为当时自己的丈夫在给自己寄钱的时候多寄了五块钱,相信丈夫一定是牵挂自己的,这是她唯一的信念。等了一生,等来的是一副棺材(所以她死死不同意将丈夫的坟墓迁走,那是她一生的等候)。还有一个前提是,她在自己已经知道丈夫和别人在城里共度了后半生的情况下,死死不同意迁坟墓。我看到了爱情的神圣与高贵,别人是无法去理解和触摸的。我们对这种高度应该保持敬畏与尊重。
最后我想谈的是,人性本身的善,在影片的最后,双方都妥协了,都为对方考虑。这点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个体本身带有的“善”的属性,原因之一是神圣与高贵的东西本身就带有光环,每个人都自发的去保护这份平凡的伟大,对所有的真心与高贵的守候与爱情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