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 mt
在种子计划听了来自博泰大佬关于职业规划的讲座,应总在现场演示了博泰的随身车联网展示视频,语音识别速度和准确率有多快呢?快到我周围的同学都怀疑是有”黑幕”的,一度怀疑他是按照讲稿准备好的,说快到怀疑人生也不为过。关于他们的识别技术我没有在野外实车测试过,不过,就表象来说,还不错,很有诚意。
可是,我总是觉得有点不够完美,这个视频片段中展示的功能太狭窄,所演示的东西都是手机上的音乐播放,回个微信,打个电话,本质上就是是一个安在车上的手机,当我以放在车上的手机或者智能音箱来看待这个视频的时候,发现,创意就减了一些,但是距离却近了一些。
博泰随身车联网的创意就是把手机的地位强化,把车的地位弱化,就好像现在的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的地位,用户通过音箱控制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空调等硬件,某种意义上这个车感觉就是个功多点会移动的“带两个轮子的沙发”。书福哥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起来。这个定位我觉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舒服哥的形象高大了起来,车厂的地位就相对下降了一些。要是随身车联网功能更强大一些,还真是蛮可怕的。一山不容二虎,每个人的AloT空间中只需要一个语音输入控制端,这个输入端,必须存在于用户绝大部分生活的空间和时间,足够普及。以这个标准来看,博泰把随身车联网的输入端选为手机是非常明智的,而同样的,汽车中控就必然出局,没有多少人愿意给自己家的电视和扫地机器人另装一套语音系统,他们想要的只是接口。有朝一日,人们把手机插在车上,就达到了车机的所有功能。这对于车厂
不过这还是稍微有点遥远,说点离现在近的,类比于手机安卓iOS之争,我觉得现阶段评价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一个更核心的评价标准是开放接口的多少。现在单纯的以功能来评价网联车就好像用APP数来评价手机的好坏一样,这应该是一个很短的历史阶段。
类比于手机,车的控制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核心功能,比如手机的电池充电、屏幕显示,对应到汽车上就是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等和安全性命相关的功能,这种接口是不可以提供的,而另一种则是与身家性命没那么相关的,音乐播放、座椅高低、空调、摄像头、地理位置之类的这种非核心功能,这种非核心接口开放的多寡应当是近一阶段评价智能网联车的核心能力体现。
以这种角度看车厂,就发现车厂现在想扮演的角色是(手机厂商+应用商店+APP应用公司),把持着接口,强*着用户的APP选择权,就好像用户买了手机,手机厂商限制了用户手机APP的安装卸载,这是很局限的一种行为,更别提一些厂家开发的蠢到家的行车APP(准确的来说是4s店广告播放机+网店,和车的关系不大)。很多主机厂把重头放在功能实现上,而不是开放接口上,我觉得是不是特别明智的,主机厂的IT技术和创意还远没有达到和主流互联网公司以及众多民间编程大牛抗衡的水平。
未来哪个车机系统占先发优势其实是取决于哪个系统更开放,哪个系统开放的接口更多。厂商安全地开放了接口,把接口权限的控制权还给用户,创造一个相对包容开放的开发环境,便会有很多开发者在这个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的车载生活才不会像现在这么无聊,车厂也会躺收渔人之利,毕竟有人给自己唱戏了。由此看来,车载APP的浪潮是终会到来的。同学们要准备学学安卓+车辆工程,迎接这个春天。
换句话说,主机厂在这一潮流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戏台子的搭建者和开场戏,而接下来的重头戏应该交给专业的演员,而不是强按着戏园子老板的头去唱戏,几百个主机厂的脑袋是抵不过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的。让程序员艺术家在自家戏院唱的开心,人民群众听得尽兴,才会有更多人走进这家戏园子。如果几年后家家还是演的bat的样板戏,那还是多无聊的一个时代啊。
总结来说,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接口,给车上网的事儿该归车厂,而智能,大头应交给成千上万的开发者。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做到了“网”,没到“联”和“智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