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

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

作者: 偶像本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3-19 17:32 被阅读0次

    大约是去年8月份读完了这本书,当时看的时候一度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作为一本物理史量子论科普书,能让人读的津津有味,我觉得作者实在了不起,于是我特地去查了下,发现作者就写了这么一本书,真是遗憾。

    下边是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忍不住做标记的内容

    阿基米德的浴缸,牛顿的苹果,瓦特的茶壶,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科学史上流传着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它们带着强烈的传奇色彩,在孩提时代曾那样打动我们的心灵,唤起对于天才们的深深崇敬和对于科学的无限向往。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再度回头审视这些传说,却会发现许多时候,它们的象征意义过分浓厚,从而不可避免地掩盖住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掺入了太多情感的成分。令人吃惊的是,大家从小所熟悉的那些科学家的故事,若是仔细推敲起来,几乎没有多少是站得住脚的。传奇最终变成了神话(myth),而我们也终究长大。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是物理学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我们会看到物理大厦在狂风暴雨下轰然坍塌,却又在熊熊烈焰中得到了洗礼和重生。我们会看到最革命的思潮席卷大地,带来了让人惊骇的电闪雷鸣,同时却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丽。我们会看到科学如何在荆棘和沼泽中艰难地走来,却更加坚定了对胜利的信念

    连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Niels Bohr)都要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数学解释一切,我们的想象是靠不住的。

    你要知道在原则上,试图仅仅靠可观察的量来建立理论是不对的。事实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只有我们和那些复杂的测量关系,熙熙攘攘纵横交错,构成了这个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

    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只要一个理论能够被证明为“错”但还未被证明“错”,我们就暂时接受它是可靠的、正确的。当然,这个理论也必须随时积极地面对证伪,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总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完善

    我衷心地希望各位在这次的量子旅程中获得了一些非凡的体验,也许它带来困惑,但它毕竟指向希望

    起因是在知乎看到有人推荐,于是在一个坐地铁去上班的早晨,我打开微信读书搜了这本书开始打发时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午休的时间看了半个小时结果竟然有点睡不着。我很惊叹这本书带给我的吸引力竟然不亚于一部好看的连续剧,以至于我利用平时空闲时间加上周末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一下子晋升为科学界小迷妹。我想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是源于我对物理学,对世界的认知少的可怜,以至于接收到这些知识所产生的兴奋度要比平时大的多。

    一个人普遍上是只有不超过100年的寿命的,而地球生命已出现35亿年,人类文明也不过才一亿年,而短短几个世纪科学家们所作出的贡献真的很难不令人激动,他们这个对世界的探索,大到宇宙,小至构成物质最小的单位分子以下的粒子的研究,真的令人感叹。

    从前我这一领域的认识除了教科书上学到的,还有一些非常模糊的概念,比如量子论,相对论,薛定谔的猫,平行时空这些为大众所熟知却不为大众所普遍认知的概念,真的作者曹天元的文笔太好了,把这些复杂的知识和逻辑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然而这本书竟然是他在大学时完成的,而我大学毕业快四年了,感觉还是一事无成的样子,突然就感觉很失落哈哈。

    看这本书的过程感觉世界观在不断打碎又不断重塑,我对世界认知的状态一直在不断转换,看书前对这个世界还是一个比较浅显的认知状态,逐渐到开始比较清晰地认知,开始理解量子论,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到另一种深层次的模糊认知,最后发现好像对量子论也不那么理解了。。。大概就如作者所说“假如你感到困惑彷徨,那么玻尔的名言——“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安慰(假如这还不够,那就再加上费曼的一句‘没人能理解量子论‘)”

    曾经觉得世界是一个连续的世界,比如时间是连续的,它并不是按照我们定义的单位一秒一秒跳跃着前进的,而是连续均匀地流逝,比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尽管使用的工具不同,但你在这起点和终点之间,总归是有一条连续的线路的,而不是瞬间转移过去的。但是在微观世界里,有科学家提出,光子的能量却不是连续的,必须是一份一份释放或者吸收的,甚至直接导致原子在不同轨道的迁移也是跃迁的状态,即只有一个初始态和终点态,在能量轨道上只能吸收或者释放一定量的能量,从而实现不同能级状态的跃迁。

    量子论最核心讨论的问题主要还是电子究竟是微粒还是波,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出了物理界微粒派以及波派的激烈对抗,各自都有证明各自理论的实验,各自又都无法推翻对方的实验以及推论,这里面的矛盾大到你觉得势必要有一方去推翻另一个方,而历史也是这样发展下去的,只是过程曲折了些,一方推翻另一方,另一方又重新推翻这一方,如此循环反复了好几次,谁也不服谁,这种激烈的争论其实很大地推动了物理的发展,矛盾其实促进发展,但让你最意想不到的是,你在作者的引导下在两大学派之间摇摆不定,疑惑不已的时候,他带你走向了一个更大的迷惑,最终这两个学派竟然被类似哲学的方法统一起来了,让你觉得物理是不是要完了,所以才会从精确,以物质为基础的学科走向一个不确定,概率学,甚至唯心主义的方向走去。在新的量子论里,意识是决定这个世界的,是不是很像哲学的两个终极问题,意识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意识,显然意识决定存在能很好地解决“波粒二象性”的问题,因为它把这个问题看成不确定性,把古典物理中最不看中的观察者,观察工具放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即在观察者没有开始观察之前,事物的状态都是不确定的,直到我们做出了测量时,事物才坍缩为一个具有具体结果的状态,这是从矩阵的乘法不符合交换律开始慢慢得出的结论。后来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另一个解释“波粒二象性”的假设,即我们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多维的空间,事物的每一种状态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不同维度的空间里,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维度中那个事物其中一个状态的投影,这个理论大概是现在讨论很多的平行时空的一个灵感吧。

    所以忍不住感叹,微观世界的行为规律与宏观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我们要引入这样一种其实无法证伪的理论的描述,换句话说,这种完全不符合我们常规思维的理论到底能不能应用到我们的宏观世界来呢,会不会是因为宏观的世界可变的量太多,宏观的误差可以小到忽略不计,所以才是另一种看起来符合常理的规律总结,毕竟我们是宏观的生物,微粒在小于分子以后就不再拥有原本的物理属性了。而物理属性必定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属性,物质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不是真的是意识决定物质,如此看来,物理竟然是唯心主义的吗,还是说宏观上是唯物主义,微观上是唯心主义,看起来又像是对世界的不了解所以给的一个牵强的结果,但是那结果也是经过伟大科学家们长时间的激烈对抗的结果。。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突然觉得懂了很多,但是又多了更多不懂的东西。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仍然保有好奇,依然渴求科学和真理的光辉,这本书真的强烈推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yl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