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经常挨打和从未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值得所有家长深思

经常挨打和从未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值得所有家长深思

作者: 萧十一郎1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11:05 被阅读0次

    小林家楼上住着一个“双子”家庭,男孩天性调皮好动,不幸的是,孩子的父母脾气火爆,每天打骂声不断,孩子哭闹声不绝于耳。住在他们楼下,小林叫苦不迭。其实,小林家也是两个孩子,但他们家却很和睦,孩子很少哭闹。她常常想,经常这么打骂孩子,真的好吗?

    一、那么孩子到底该不该打呢?

    1.火爆的父母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

    持这种观念的家长,觉得打孩子只是一种惩戒方式,本身没有好坏,打的初衷是为孩子好,他们认为该打就打,有以下理由:

    1)避免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有些孩子比较顽皮,打过之后,孩子会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今后发生更大的伤害。比如,孩子喜欢玩水玩火,通过打来制止,他们会记忆深刻,避免今后发生重大事故。小学数学辅导

    2)打是使孩子变得温顺的最立竿见影的办法。 有时给孩子反复说,孩子不听,家长耐心有限,动手开打。打过之后,孩子反而听话了,他们由此认为打孩子可以让孩子温顺听话,简单高效。

    3)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有些家长认为,在家里挨打多的孩子,在社会上,不会那么脆弱,受不得委屈,因为孩子在家已经“身经百战,越挫越勇”。

    2.温和的父母认为:打孩子百害无一利。

    。打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1)经常挨打的孩子更暴力。我们都知道,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暴力,凡事用最野蛮的方式去解决。

    2)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打孩子意味着对孩子的严重否定,特别是有些家长在外人甚至同学面前打孩子,让孩子颜面尽失,这是对孩子的自尊心的致命打击。

    3)孩子会变得懦弱、悲观。在家就经常受到严厉打骂的孩子,他们往往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做事畏手畏脚。甚至受到了外人欺负,也忍气吞声,因为在家已经养成了打不还手的习惯,变得懦弱,悲观。

    4)孩子变得爱撒谎。孩子的思维是最简单直接的,认为只要做错事就会挨打,但自己难免犯错,一旦犯错,为了避免挨打,只能撒谎,甚至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

    5)孩子变得胆小,不安。因为家长的不当管教,孩子越打越害怕,胆子越来越小,做事稍有闪失,就会惴惴不安。

    6)影响亲子感情。打孩子,只会越打越疏远,孩子对父母越来越不信任,遇事不敢更不想与父母沟通分享。

    7)容易失手,造成终身遗憾。父母往往因为一时之气,动手打孩子,有时候下手过重,孩子被误伤,抑或孩子反抗时误伤了父母,这些都将悔憾终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打孩子是弊大于利的。家长还是尽量少打孩子,先想其他办法让孩子明白道理,实在不行,再打也不迟。

    二、那么,那些很少挨打甚至从不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呢?

    1、不挨打的孩子总是那么阳光自信

    遇上一对温和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气。有些家庭,即使孩子犯错,甚至有些严重,父母也会耐心指出,循循善诱。孩子们在自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勇于尝试,不怕犯错,自信阳光。

    2、不挨打的孩子更愿意和父母做朋友

    不挨打的孩子,他们充分信任父母,他们喜欢与父母交流,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甚至把父母视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

    3、不挨打的孩子性格更温和乐观。父母温和乐观,不打孩子,他们的孩子也会效仿,凡事多沟通,积极生活,乐观开朗。遇到矛盾争执,想办法协商解决,不喜欢与人发生争执。

    4、不挨打的孩子想象力更丰富。孩子犯错的过程,正是他们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家长若仅仅简单粗暴的打骂制止,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会放弃尝试和探索,这样的家长只会把孩子变得唯唯诺诺,缺乏想象力,按部就班。

    5、不挨打的孩子更有自我保护意识。打孩子的父母往往是急脾气,他们只想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孩子在家总是挨打,渐渐地变得懦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习惯了被动挨打,在学校受了欺负,同样忍气吞声,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龙应台的《目送》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其实,我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光很短很短,为什么还不善待自己的孩子,不要用打骂给他们的小小心灵留下一道阴影。多陪伴、多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常挨打和从未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值得所有家长深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za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