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这句话被视作看淡人生的金句在网上疯传,这句话来自是脱口秀红人李诞,原话是这样的“开心点吧朋友们,人间不值得。”意思是劝大家别太较劲,别太执着,看开一点,开心最要紧。
为什么这句话能这么广为流传呢?因为熟悉,其实我们已经听过不少类似的话,从佛学读物、高僧讲座、佛教版的心灵鸡汤中都听过类似的道理。
这个理论在佛学中叫做“心无义”。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看中了一套豪宅,爱上了一位美女,朝思暮想,念念不忘,这是不对的。虽然豪宅很漂亮,美女很迷人,但是你应该转换心态,放下执着,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在的一切事物都不上心。
“心无义”是不对的,而且并不是佛陀在普提下悟得的道理。
先讲一个小故事,来自《世说新语》中的“假谲”,《世说新语》是大家都熟悉的传统经典,内容按主题分类,“假谲”这个主题收录了一些名人耍心机、玩骗术的事迹。这里我们要讲一个愍度道人的故事。
愍度道人就是一个法号叫愍度的和尚,姓支,是西域月支人。
故事的背景是“五胡乱华”和“永嘉南渡”。北方太乱了,死人太多了,有能力的人都会渡江避难,然后江南的政权稳定下来,就是历史上的东晋。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东汉到三国,三国到西晋,西晋到东晋,时间并不长,但势头很猛。越是乱世,人们越需要宗教。
话说愍度道人准备渡过长江南下,同行的有一位伧道人,他们一起商量渡江之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掌握的佛学知道到了江南恐怕没有市场,打不开市场就吃不上饭,要饿肚子。
于是他们搞出了一套“心无义”的理论,觉得这个理论适合南方人的口味。为了混口饭吃,两位高僧揣着明白装糊涂。
后来,行程出了问题,伧道人没有南下,只有愍度一个人到了江南。愍度按照原计划,向南方人宣讲“心无义”佛法,大受欢迎。
多年之后,北方有一位僧人准备渡江南下,原先那位伧道人拜托他说:“麻烦你帮我转告愍度,心无义那套理论都是瞎说,是当初为了填饱肚子才想出来糊弄人的权宜之计,现在既然衣食无忧了,就别再讲那套东西了,不然就太对不起佛祖了!”
伧道人最后一句话原文是“无为遂负如来也”,是不是让你想到那句“不负如来不负卿”呢?
愍度应该没有听伧道人的劝告,那时候“心无义”已经很流行了,愍度估计想改口也骑虎难下了。
《高僧传》有记载说,“心无义”后来传到了道恒和尚那里,竺法汰和慧远两位高僧为了消灭这个异端邪说,广撒英雄帖,召集了很多高僧来见证,然后和弟子一起对道恒展开车轮战。鏖战了两天,终于把道恒打败,“心无义”就此破产。
但陈寅恪有过考证,说道恒虽然败了,但“心无义”却后继有人,甚至还很有影响力。
故事讲完了,我们似乎在很多佛学读物、高僧讲座中,都听到过类似的道理,那么这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心无义”到底错在哪里?
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这套道理确实很有市场,比儒家那种只讲原则,不计成败的人生观更加贴合人心。
但你可以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佛陀当年好歹也是一位王子,他抛弃了身份地位,抛弃了慈祥的父母、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到各种宗教学习修炼,又到深山老林去苦行,差一点饿死,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难道就悟出了这么点为人处世的小道理么?
退一步说,我们如果学了“心无义”,到底会怎样?
我们是为了少生气,少纠结,调整心态让生活看上去更美好吗?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姑且不论,如果真的是为了这个目的,倒是跟学佛的目的背道而驰的。因为佛陀最想告诉你的是: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好,完全不值得留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佛教思想的底层逻辑。
当然你也不能通过自杀来解决问题,佛教的思想中,生命的本质是六道轮回,你结束这一生,可能会转生成更糟糕的生命形式继续活着,转生成猪、饿鬼或者别的什么鬼东西,总之是要活受罪。
当然,要跳脱出这个六道轮回是有办法的,这就是佛教中的修行了,那是另一个庞大的话题了,有机会可以聊一聊。或者有机会,也可以展开聊一聊佛陀到底悟出了什么道?其实说来也简单,核心就是四个字:缘起性空。
佛教典籍既庞杂又混乱,光看那也经书你也是看不明白什么佛学的,读佛学版的心灵鸡汤和听各种仁波切讲佛,很可能也会让人误入歧途,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历史学的方法来梳理佛学发展的脉络,才能找到理解佛学的正确入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