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四川回广东,在广州落地,往家里的微信群报平安,妈妈说失眠。
看到妈妈的回复,我以为是今天我的某个询问让她多心了。询问之后,妈妈说并不是。她说隔一段时间就会这样。
发呆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今天离家时妈妈说要送我,我回应“哎哟,过几天就见到了,还送啥子嘛”。我似乎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总是努力想要向爸妈证明:我可以自己处理好我的生活,什么事情我基本都可以解决。但是,却忽略了妈妈的情感需要。比如,“送送我”并非是担心我会走丢,更多可能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能够让她的情感得到表达,从而让心里变得踏实。但我却未曾意识到这一点,总是以为爸妈是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才这样做。
进一步的,我尝试更深的同理妈妈。我觉察自己发现:我很多举动其实都是想要向爸妈证明:我可以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用爸妈再费心照料了,想以此让爸妈开始把注意力回到自己的生活——但这样,也许就让爸妈会感觉到一种“不被需要”。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心里震颤了一下:回到我自己,当我觉得“不被需要”时,我潜意识里也是本能的慌张,需要觉察和调整才能平和地面对。当爸妈与我互动,每次都在感受到“不被儿子需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呢?我都不太愿意去想。
我想,也许这是爸妈更加深层的心理机制吧。我看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意气用事,却没有真正同理爸妈内心的需求——而我还以为自己很理解。
但如何让爸妈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生活,这依旧是我还不得解的问题。
微木,2018年2月20日凌晨,记于微辣大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