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的戒烟令又升级了,从原来的仅办公室禁烟升级为全楼禁烟。公司里的烟民们只能去一楼门口或者三楼的天台吸烟,他们每天一次次地跑上跑下,着实比以前狼狈了不少,可他们却还觉得自己获得了“非烟民”所没有的享受。
我真庆幸自己已经逃离了吸烟的陷阱。我最早开始戒烟,是从两年前认识女朋友开始的。在这个过程里也经历过反复、懊恼,甚至绝望,觉得自己可能再也戒不掉烟了。
但是,现在我已经彻底戒烟快1年了,虽然时间可能不是很长,但是我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掉进吸烟的陷阱了。因为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实现轻松戒烟。根据James Prochaska及John Norcross等人的研究,问题行为的改变通常要经历5个阶段
无意图期:没准备改变
意图期:准备改变
准备期:已准备好
行动期:开始改变
维持期:保持进展、管理失误
下面我们从改变的5个阶段,同时结合几个心理学的小知识,分析一下如何来戒烟。
一、无意图期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戒烟的意图,那么也许你应该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吸烟是个陷阱?
大多数烟民没有觉得吸烟是个陷阱,他们觉得自己喜欢吸烟,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有个朋友曾对我说:"我就这么点儿爱好,戒掉了生活多无聊呀?"
这就像《这本书能让你永久戒烟》里举的例子:“假设你可以到天堂岛度假一整年,最初你可以在美丽的沙滩上躺卧任意长的时间。但是,岛上的规矩变得越来越严。现在无论你愿意与否,必须每天太阳下躺6小时,而且还会逐渐增加到7小时、8小时……最后,你突然明白,这并不是度假岛而一座监狱。”
看起来是不是与你吸烟成瘾的过程很相似呢?烟民们最开始都觉得从吸烟这个过程里获得了某种享受,可是随着自己无法克制的越吸越多,甚至到了没有烟就浑身难受、坐卧不安的程度的时候,这还是享受吗?
二、意图期
如果你已经有了戒烟的打算,但是还有些畏惧、担心,那么你应该了解一下:为什么戒烟这么难?
大多数烟民觉得戒烟难,是因为还没有了解吸烟这个陷阱的心理学原理,下面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1、从众
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或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意见发生了改变。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有三种类型:
1、依从,指一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
2、认同,指一个人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某种反应。
3、内化,指一个人认为影响施加者是值得信任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接受了他所主张的信念,并将它融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
通常来讲,烟民开始掉入吸烟的陷阱,就是从认同开始,逐步内化为了自己的信念。比如,大部分烟民最开始吸烟的时候,都会有“引路人”或者模仿对象,比如电视电影里的偶像、家里的长辈、学校里的老师或者身边的伙伴等。一旦吸烟成为他们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之后,这种信念就与它的来源没有任何关系了,而且会变得非常难以改变,这正是大部分烟民难以戒烟的真正原因。
2、认知失调与自我辩护
当人们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想法、态度、信念),就会导致认知失调,这会让人感觉不愉快,因此人们会有目的的去减少它。只是我们并不试图确保自己正确,而只是试图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一旦烟民将吸烟内化成自己的信念之后,他就再也无法正视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个事实了,因为“我吸烟”与“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之间,便产生了失调。显然,对烟民来讲,减少失调最好的办法就是戒烟,这样“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便与“我不吸烟”的认知保持一致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烟民来说,戒烟并不容易。因此,他们会在“吸烟有害健康”这种认知上想办法。比如:
无视吸烟与癌症之间有关联的证据;
毛泽东、邓小平也都吸烟,活得岁数也很长,说明吸烟并不十分危险;
每天吸一到两包烟其实并不多,烟瘾不重,危害会小很多;
癌症的发病原理并不明确,即使不吸烟也可能会得癌症
……
如果你曾经承诺戒烟,最终却失败了,那么你可能还多一条“我是有毅力、有自制力的人”的自我概念与“我没有履行承诺”之间的失调。这又会导致你通过将吸烟看得不那么危险来淡化这一承诺,以便维持一种健康的自我意识。
通过自我辩护,烟民们在认知上将行为的危险最小化,证明了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于是,通过“认同→内化→自我辩护”这条强化链,烟民们彻底掉入了吸烟的陷阱里,从最开始的模仿,到形成了“我喜欢吸烟”“我的生活需要香烟”的牢固态度。
三、准备期
如果你已经着手开始戒烟了,那么你可能想了解一下:戒烟真的可以很轻松吗?
答案是肯定的,戒烟可以很轻松,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凭意志力戒烟
如果你在心理上仍然把吸烟视作是一种享受,认为戒烟是受爱人、父母或孩子的不满,或者身体状况不佳而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那么在远离爱人的地方、在身体条件好转之后,你可能又会重新吸烟。
即使你已经凭意志力暂时戒掉了烟,并且坚持了3年、5年,甚至更长,你内心里可能也并不确定你已经完全戒烟了。因为仅凭意志力戒烟,让你觉得这是强迫自己丢掉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说不准哪天,外部的约束没有那么强了,你可能又重新“享受”这个美好的东西了。
2、不要害怕成功
《拖延心理学》中讲到,“许多拖延者在面对成功的时候,内心往往处于冲突之中,他们害怕成功所给他们带来的不利的一面,而他们自己对此常常毫不知情……”
大部分烟民戒烟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害怕成功:
我的上司也吸烟,每次去汇报工作都会跟他一起吸,如果我戒烟了,以后工作该怎么汇报呢?
我和同事每天都会一起吸几支烟,如果我戒烟了,我和同事的关系怎么相处呢?
我的工作经常需要熬夜,如果我戒烟了,晚上该怎么提神呢?
……
一提到戒烟,许多烟民就会觉得戒烟会对自己或者其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迟迟不开始戒烟或者不让自己完全戒烟。试想一下,公司里的不吸烟的人难道就无法与上司、同事良好地相处了吗?其他需要熬夜的同事,难道就都靠吸烟来提神吗?
你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为吸烟来进行自我辩护,让自己在陷阱里越陷越深。
3、靠说服自己来戒烟
在意图期里,我们已经说明了烟民为自我辩护而形成了“吸烟危害不大”“我喜欢吸烟”等态度,那么要想轻松戒烟就必须说服自己彻底扭转这些态度,打破“认同→内化→自我辩护”这条强化链。
虽然,烟民们掉进陷阱里的过程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他们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确实多种多样的。比如:
吸烟可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吸烟可以有助于社交;
吸烟有助于减肥;
……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以前,我在接到工作电话的时候,总喜欢到走廊里点根烟,边吸边接电话。因为每次接到这种电话,都会让我感到焦虑,一是担心电话那边会提出我无法应对的问题,二是担心自己接电话的语气或措辞不当而被同事听到。这时候,有根烟在手里,仿佛就让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就让我不再焦虑了。
让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我在这个例子中的处境,如果我不是个烟民,那我此时可能会感到很焦虑,并想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应对几次之后,可能就得心应手了,也就不再焦虑了。而如果我是个烟民,那么我除了要做到非烟民所做的之外,还要靠香烟带来的那种其实并不存在的功能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如果这时没有烟,即使我有能力应对这种状况,我可能反而因为没有烟而焦虑又导致无法顺利应对了。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既然烟民可以通过自我辩护来强化吸烟的理由,那么同样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戒烟,只要认清自己在强化的是什么理由即可。
但是,不要在心理上还没有说服自己的时候,靠意志力来戒烟。因为意志力需要消耗我们的能量,即使你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在工作一整天、熬夜一整晚、坐火车十几个小时之后,都会处于意志力的薄弱期。如果恰好有诱因,那么你可能就又重新“吞云吐雾”了。
四、行动期
如果你经过准备期的努力,已经说服了自己,开始进入行动期之后,要学会接受挫折
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说服了自己,做好准备成为一个非烟民,你也可能会在某些时候不小心又吸了烟。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行为的改变很难在朝夕间完成,这时候不要过分自责,不要回到自我辩护的错误道路上去,而应该回到“意图期”“准备期”来检视自己,看看有哪些地方自己还没有充分准备好。有时候,可能要在“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往复几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五、维持期
通常如果行动期开始半年之后没有复发,那么就进入了维持期。这一阶段,多想象一下做一个快乐的非烟民的景象吧:
不用忍受身上难闻的味道、难看的牙渍,
不用在禁烟的餐馆、咖啡馆、高铁上手足无措,
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
最后,祝想戒烟的伙伴们,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