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让我们村庄的人深深陷进拼命挣钱的痛苦和忙碌之中。
我一向带着善意去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与人之间地域距离的不断拉大。对于过去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亲戚之间的来往从传统的互帮互助劳动,传统节日探望走动,各自参与红白喜事活动到如今通过微信群维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家都觉得彼此越来越疏远了,这种疏远是好是坏我们不得而知,相互借钱是越来越发生频繁的一种行为。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时期,由于货币发行的短缺,物资的短缺,经济刚刚起步,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不太大。那时候,农村人在农忙之余的主要活动是在自家院落盖房,这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集体劳动。于是,互相参与各家的劳动成了一种常见的亲戚之间的行为。这种无需用货币衡量的方式很容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亲密感,再加上热闹的劳动场面使彼此言语说笑,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让人容易忽略曾经的规则:“你给我出几天工,我也给你帮几天”这种潜在的契约关系。就算有人多付出几天劳动也关系不大,以此证明亲疏也算不错。
有一段话大概这样说:“记忆就像落满灰尘的书籍,人们会把书籍上的灰尘弹去,而只留书籍不断进行回味。”这实际是一个错觉。
时代发展到今天,按说,大家或多或少手上都有点钱了,日子应该过得比过去都轻松,亲情之间更近一层。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家越来越疏远了,如果发生相互借钱行为之后,最常见的是亲戚之间钱的来往不知不觉抹杀了本就摇摇欲坠的亲情和彼此信任,而且是最常见的。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又通过各种关系形成了人际圈,再加上如今社会人们对物欲的狂热,形成了一个家家都缺钱的局面,“中国经济改革是一种倒逼的模式。”吴小波这样总结过,既然是倒逼,每个人都身处在其中,彼此都是非常难受的,又加上我们很多年轻人改变了过去“先有钱后消费”的观念,变成了“先消费再还钱”都模式,特别是在住房上,这种变化无形中撕裂了传统文化,撕裂了传统的亲情关系。人的思想和意识总是跟不上外界的变化,这也不奇怪,人的意识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思考和外界刺激才能改变,有人一辈子也改不了,这具有科学依据。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缺钱的人首先会想到向传统的亲戚解决自己的困境,这无可厚非。这个事情的杀伤力在于:用感情厚薄和亲疏关系取代了经济往来需要建立的契约规则,往往事得其反。
这种事司空见惯:“我们感情有多好有多好,我现在有困难了,帮我一下?”于是,被借者想想挺有道理,大家都是性情中人,手头若有宽裕,钱就借出去了。由于忽略了规则,靠感情彼此维系约定,最终若按双方心理都预期的时间按时完成这次经济往来,双方亲情就算拿近了,但双方心理都能达到预期的概率非常低,于是瓦解亲情的机会往往大于拉近亲情的距离,彼此失去信任是大概率事件。
又通常遇到用道德绑架取代经济往来需要建立的契约规则,最常见的情况是:“你是个好人,听说你最近为谁做了这件好事,又为谁做了那件好事,”时常捧你这能干那也能干,中国人是习惯被捧得,若是满足了被借者的虚荣心,他手头还算宽裕,这钱就借出去了。用道德绑架替代经济往来需要建立的契约规则,对亲情的杀伤力几乎是毁灭性的,因为通常话说得越好听,按时还钱的概率越低,这是很常见的,当然也不否认有借钱者对自己也是一个道德君子,说到做到,不过这样的几率很小。
那如何处理亲戚之间的这种经济往来呢?人是感情的动物,总要维系一些血缘关系和交往活动,冯仑的观点是这样的“先想是非,再借钱。”就是你需要先判断一下借你钱的人品,也就是识人,这难度有点大。不过对于没有底线的人最好慎重,就是这个人因为钱对他的父母都无底线,或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就要特别小心了,钱借出去说不定会引来灾祸。对事的判断“救急不救穷”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当然自己情况要好,中国传统文化是这样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自己没钱,不要去装,更不能借别人去从中倒腾借给别人,这样的后果很容易形成三角债关系,万一有个差错就更麻烦了。
但人是各种各样的,也就有各种各样的事发生,大家都遵守规则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可是谁有会呢?我们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道德及人情方式。
谁会遵守契约规则呢?这真是一个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