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互联网领域最著名的隐藏角色张小龙亲自出来发布,将这几年积攒在自己身上的
所有公关传播效应寄托在了小程序上。
很难说,昨天相当不错的传播效果是给小程序的,还是给张小龙同学的。
就连马化腾自己也多次谈及小程序,还做了产品发布预告“小程序在春节前发布”,
这才是腾讯内部是极少的待遇,作为腾讯最高管理层,Pony很少谈具体的产品,更何
况是尚未发布的产品。
所以,从对小程序的待遇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对微信极度重要,腾讯最高层极度重视
且力保的产品。所以无需在小程序这事上怀疑微信的诚意,以及腾讯的投入力度。
微信是今天流量最大的产品,对于那些对微信高山仰止的小公司来说,在小程序上押
一注不会有错。
任何产品都是有其生命周期的,不管是互联网进入深水区还是互联网下半场等说法,
还是百度Robin喊得移动互联网结束,大家都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下一代平台。
AR还是VR?Windows还是iOS?就像2010年前,大家都在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是未来,但
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去做一样。
新平台有新的秩序和新的交互方式,不管是腾讯还是微信,都需要在下个时代找到通
讯社交的基本支点后,再回来谈生态构建。微信是以基础通讯版QQ进入手机时代的,
小程序想穿越到AR,也要按照基本法。
一方面是整个手机生态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另一方面则是微信生态的红利,在逐渐被
消耗。
“微信第三方”是个已经消失在今天互联网行业中的词,但也就在两年前和更早的微
信公众平台拓荒期,每家微信第三方都炙手可热,微信电商、微信营销、微信O2O、
iBeacon这些概念下,支撑了很多公司和平台,其中过亿美金估值的公司非常多。
但如今,大多数微信第三方都归于沉寂或者转型。微信公众平台每新增一个功能就会
引发外界无数关注的盛况,今天已经不再存在。
随着今日头条、Bilibili、直播平台的崛起,今年开始,App开发反而开始逐渐回归,
甚至微博都开始回归。今年年中,与曾经被卖掉的微信会员卡极度相似的微信卡券上
线,在没有微信第三方追捧情况下,没能在外卖主导的O2O格局中掀起一丝波澜。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程序完全没有机会,微信O2O、微信电商等最终没能胡牌,原因很复
杂,有腾讯内部没能理清楚架构导致思路不统一的原因、有腾讯外部投资利益的原
因、也有公众平台早期技术规则需要完善的原因。
这次小程序开发则不同,在Pony力挺之下,微信小程序这次是完全交给微信团队来
做,规则方向玩法统统没人搅和。蓄势一年之久的小程序,已经不再那么依赖第三方
的技术支持,去第三方化的理念在践行中了。
内部外部都已摆平,时间也给了一年。在互联网下半场,微信拿到了单刀球,进与不
进,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谈谈微信小程序到底是基于什么模型了,我花了蛮久看了张小龙
的演讲视频,他反复谈及PC端以浏览器为核心的互联网生态,形容小程序就像是一个
个在WEB上实现服务的网站一样。
这里面有个词,张小龙始终没点出,就是搜索引擎。Web端的大赢家是谁?国外是
Google,国内是百度,他们在Web端承载了网站分发的任务,是PC时代的互联网老大。
但张小龙和微信团队,都没有去点百度的名字,一部分原因时腾讯的宣传策略基本不
谈友商,大部分原因则是,小程序与百度的模型有很大差别。
差别一在于,搜索引擎在PC端是分发信息,小程序在移动端是分发服务,服务比信息
更有价值,小程序不屑跟百度比;
差别二在于,搜索引擎是文字搜索,小程序则是多入口。张小龙重点谈到的是二维
码,但其实二维码还是不直接,是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权宜之计,未来应该会
有更多的入口形式,比如Siri为代表的语音就一直被认为服务入口。小程序在未来几
乎必然向多入口进找到了小程序的模型,也就知道了小程序的商业模型,以及整个模
型上限。最理想情况下,互联网世界有多大,微信就有机会收多少过路费,但是与百
度一样,对于京东、淘宝、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巨头,微信小程序也会很无奈,但号
令很多长尾小玩家没啥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