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Henry留学记——Week Seven:The Real Be

Henry留学记——Week Seven:The Real Be

作者: 笔墨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00:14 被阅读0次

            1616年4月23日,莎翁走了,留下一个世界—一个引无数文人墨客耗一生心血钻研探索的文学世界。熟悉莎翁还是从大学老师让我们背Sonnet 18 开始。记得读完这首诗,我莫名的激动但又碍于语言功底太薄而表达不出这份情感。后来我决定放弃文学方向,因为它的墙太厚我进不去,一旦进去了又怕出不来。今天,我带着一颗朝圣者的心和一张假文人的脸,来到莎翁故乡,这个养育又安葬他的地方Stratford-upon-Avon,埃文河上的斯特拉特福。

           

    海瑟薇故居

          进入Stratford之前,我们经过莎翁妻子海瑟薇的居住地,不巧,正在维修。我坐在巴士上远远观望,室友下去拍照,我们短暂停留。海瑟薇在这个地方为莎翁苦守20载,终于等回了功成名就的他。望着彼此,估计也只是“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吧。“尽管青春已逝,韶华不在,但与剩下的岁月相比,他们仍然最年轻。”(室友的话,很赞!)。然而这二十年的等待只换来了短暂的相伴,莎翁长眠了。也好,起码这一次他安眠在她身旁,只是她还是在守候。在命运的嘲讽捉弄里,爱情应该就是浪迹在现实里的凤凰吧,涅槃了,却不再重生。看着室友拍回的房屋照片,茅草顶,白土墙,小木窗,古旧但不衰颓。簇拥小屋数百年的花草,应是最解其中意吧。

           

    莎翁故居

            终于,我们驻足在莎翁故居。二层楼,瓦屋顶,土色墙,外凸窗,这座保存完好的十六世纪的房屋在现代建筑的衬托下,格外醒目。本该走进去看看莎翁当年的家居陈列,想想还是算了。还是把看莎翁生活用品的时间省下来去看看他的文学作品吧,毕竟  Shakespeare is  a  literary  giant not  a home bird.  我们走到莎翁的雕塑下,瞻仰。莎翁倚坐在靠椅上远望,他的眼神似乎在告诉世人:他苦苦思索的to be or not to be,已找到答案。与莎翁故居同样保存完好的,是他曾就读的文法学校。莎翁在这儿度过了6年的学习生活,也是他这一生仅有的学校教育。但这6年却奠定了莎翁扎实的文法功底,让他在日后的创作中游刃有余,扶摇直上。是啊,教育的果实结在未来,我急躁不得,马虎不得。四百年来,人们读着莎翁诗集,欣赏莎翁戏剧,朝拜莎翁居所,只因莎翁情怀从未走远,人心向美一直都在(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莎翁雕塑 莎翁儿时的文法学校

            这一周,中期考试,论文提交纲要,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关注点已不在课程上。我还好,论文已有思路,考试不在乎,所以我还是安心悠哉读小说,天马行空写游记。尽管这周课程少,但促我思考的点却很多。其中,课堂用语(Classroom  Language)和激发学习动力(Motivate Young Learners)最值得学习与思考。我认为,课堂用语是检验一个老师课堂驾驭能力及教学艺术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好的课堂用语会让课堂的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提高学生的听课及学习效率,同时增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一上课,Gary就在白板上写下IRF(Initiate-Response-Feedback)这个课堂互动的基本模式。虽然,This pattern doesn't always have  to be “teacher-students ”.  It can  also be “students-students”  or  “students-materials”.(Penny:1996)但我们这节课主要探讨了老师的课堂用语。随即,Gary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名为 “Questions formats for  differentiation(不同层级的问题形式)”的表格,让我们写下每个问题可能的答案及对问题的评价。问题从“Do you  like  cheese?”这样的“yes or no” questions 到“what  would you  choose to eat in a  French  restaurant?Why?”这样的“Wh-quetions”. 很显然,问题的形式从简单(simple-complicated)到复杂,答案从单一(closed-ended)到多元(open-ended),思维层次从识记(remembering)到评价(evaluating)。说到这儿,自己感觉很惭愧。以前,我很少思考问题的等级,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很少顾及学生对问题本身的理解程度。记得一次讲一篇关于西方绘画史的文章,我给学生展示一幅中世纪的画作,然后随即诌一句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icture?” 无一人回应。如今想来,我真是深深自责,学生本应有的回答问题的热情就这样被我浇灭了。我想这个问题如果问英语是母语且学绘画的学生,估计也得深思片刻吧,更何况这些英语为外语不懂绘画甚至连characteristics都不认识的学生。然而,覆水难收,这一个问题一旦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课堂环节当老师的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自己的问题有层次分等级呢?(How to grade our classroom  language?)第一张表格过后,Gary又给我们第二张课堂用语等级表格,把课堂用语分成三个等级让我们自己填写。说实话,把自己的课堂用语分等级这么正式成体系的思考,还真是头一回。先举例看看我自己写出的关于“表扬”的分等级的用语。Teacher praise:level 1—well done;level 2—Amazing;level 3—stunning. 再看看Gary给出的sample:level 1—well done;level 2—nice one;level 3—that's a nice  way of  saying it. 不难看出,我的理解还是出现了偏差。我认为的分等级是在用词上加大难度。而真正意义上的分等级是句式的多变性(diversity),表达的真实度(authenticity)及用词的贴切度(appropriateness)。根据Penny Ur,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提问:交流真实度(communicative  authenticity);期待回应的长度(length of expected response);期待回应的多元度(number of  expectedresponses);问题需要的思维等级(level of thinking  required)。然而,课堂用语并不是级别越高越好。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学情,问题有趣度和难度(interesting and accessibility),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等的前提下,教师的提问,评价,回馈等才最有效。We should grade  our language depending on what class we are teaching. 关于教师及学生目标语言的使用情况评价,Gary 最后给出一份由英国教育规范局Ofsted(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做出的评价报告把老师和学生对目标语使用分4等级: 不充分(Inadequate);需要改进提升(Requires improvement);良好(Good);优秀(Outstanding  practice)。关于评价标准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好的目标语言的使用要有质量和数量上的保证与监管,并且好的案例要记录和分享。想想我们英语课上,目标语的使用是不是很随性?是不是没有成型的评价标准和监管机制?也许有人会问:课堂用语的规范性是否会制约其多样性及灵活度?不会,规范的只是质量和数量,并没制约其表达形式。然而,我们目前连目标语的数量都保证不了的情况下,何谈质量及表达多样性呢?因此,课堂用语应该是一个从使用到丰富再到规范再到灵活运用,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

         

          丰富高效的课堂用语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接下来要谈一谈How to motivate  young  learners?Ailsa的课上,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而教师就是这外在动力的主要来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蹙都可能起到motivate或demotivate学生的作用。Ailsa给我们列举了Dornyei提出的激发学生动机的六要素:1. 教师的热情 2. 教师的鼓励 3. 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4. 教师对课堂的参与度 5. 教师对课堂氛围的构建 6. 教师对学生想法的重视。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欠缺的应是3、4和6。首先,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传统教学的弊病,也是teacher-centred的一个重要表征。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眼中没有学生的讲解,再精彩也是徒劳。因为我在选择关注自己教授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那一刻,也就选择放弃了对学生的激励,久而久之,学生就失掉了原有的内在动力,那么外因再怎么起作用也无济于事。其次,教师的参与度也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大部分时间花在活动的设计上,而开展课堂活动时我们又成了旁观者。试想,以局外人的身份旁观学生活动怎么能真正意义上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呢?因为我没真正的了解活动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学生的想法如何。我认为,参与学生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换位思考,以学生的心态体验活动,才能抓到激发学生动力的契机。最后,教师对学生想法的重视会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信心,也是构建民主课堂的重要方面。正如Ailsa所说,Students are in a  very selfish  life stage,and they are eager  to have their own ideas heard and recognised. 如果我们真诚地倾听学生,be a patient learner,那么学生也会因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视而有成就感,而成就感恰恰是鼓励学生继续前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上三点是我的不足,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也不枉今日的反思。在如何激发学生动机方面,Ailsa又给了我们很多可行的practical  tips。诸如,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并了解学生喜好;进行可记忆的有用的输入,避免显而易见的输入;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堂内容要有适当的挑战性;课堂节奏的轻重缓急要富于变化等。在讲解的过程中Ailsa有一句话十分触动我,她说,My arms are always around their shoulders. 是的,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也。苦情派的老师喜欢晓之以理,而聪明的老师往往动之以情,只要lower their Affective Filter Wall,建立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和崇拜,那激发学生动力便是水到渠成。我一直崇信梅贻琦先生的丛游式教育理念:师如大鱼前导,生如小鱼尾随,小鱼跟随大鱼濡染技艺,师生丛游,共赴学海。

    圣三一教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enry留学记——Week Seven:The Real B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rk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