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米七聊 | “未成年,你们还好吗?“从近期性侵案件谈起

米七聊 | “未成年,你们还好吗?“从近期性侵案件谈起

作者: 半熟米七 | 来源:发表于2020-04-10 20:36 被阅读0次

午睡刚醒,耳边就响起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没有想到春天的闷热感误会了夏蝉,暖风惊醒了躁动。抿一口刚泡的热咖啡,作为提笔的仪式感,在这个燥热的天气里,想聊聊近期在发酵的社会话题:未成年人性侵

昨天4月9日,南风窗的一篇题为《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在朋友圈里发酵了。

标题几个重要关键词直白地引出事件和主体,同时也引发了我强烈的探索欲。细究,其实标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层面。第一,性侵三年未被揭发,2019年第一次举报而时至今日报道才发酵面世,大家在等待什么?第二,总裁父亲和性侵挂钩,把社会道德伦理摆上台面,未成年性侵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在标题里,似乎能看出编辑们在良苦用心引导读者思考。

其实事件很好理,南风窗主要是从李星星(受害人)及受害者母亲和派出所取证来立文,能否还原事情本身,还有待跟进和考究,但是从李星星自身的描述来看,鲍某某对其进行的肉体和精神施压已极度恶劣。作为在这世上吃了20多年米的成年人,还是忍不住为之寒颤。心想,终有一天自己也会为人父母,即使未能承担这样的角色,出于动物护幼的本能,仍想和同是成年的你们就此好好反思一番。

“孩子,我们还是来晚了。”

这是我最想和过去惨遭不幸的未成年说的一句话。其实很多未成年侵害被揭发,都不是在最初遭遇后得到重视,而是在侵害形成规模并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后,才被提及和觉醒。

韩某某对继女实施近三年的侵害,从第一次报案到现在二次立案,时隔了多年之久,案件处理的进度到底被什么拖慢了,我们不想而知。但是,三年静音式的创伤,孤立无援的李星星甚至没有想过寻求援助?当我们带入到受害者的角色里面,发现如果自己仅仅一个孩子,被一个具有身份地位优势的人进行精神恐吓,出于自保更多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身缺乏保护意识和自救意识的人,如同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里,可能会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吧。既然自救不可,为何身边的人不伸出他手?李星星的母亲难道没有发觉孩子的不妥?试图去弄明白的时候,我发现这是造成悲剧的开始。尝试第一次报警失败,孩子开始怀疑坏人得不到惩罚。警方对事件的警觉仅限于能否能收集证据,因为对物证的保护,才是断案的关键,与是否继续追查毫无关系。

放弃一个孩子微弱的救唤,是我们这些大人做得最轻易的决定。

横向对比近期的N号房事件,这种集体侵害性质更为恶劣。如果放置于社会大环境里面,揭发取证其实是更为简单,在26万人次中有一个参与者能够警觉,至少不会让事态催化到如此结果。可况是小到个体侵害这种几乎不能察觉的案件里,受害者维权更是难上加难。社会责任的缺失可能无形放大了恶,而造成这种缺失的,就是我们的漠不关己和看客心态。

“结果,那些接受调查的男同事居然还说我们太过分,他们认为针孔又不是他们装的,拍摄者也不是他们,只不过是在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浏览的网站上看照片,就被当成性犯罪者。但他们明明就在传播照片、助长犯罪,却完全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一点基本常识都没有。”--------《82年生的金智英》

“孩子,我们做得还不够。”

从性侵看女性保护一直是社会舆论的方向,但是这场战役不能再关乎男女双方的对立,而是“做错事”和“没做错事”的对立。上升到未成年人更是如此。不能单由孩子自己说话和维权,作为大人,更是要模糊掉性别,模糊掉年龄,模糊掉身份优势等。福柯说,话语即权力。事实告诉我们:权力才有话语。

法制的漏洞和教育的缺失一直成为众矢之的。我这里不谈这方面。先引出一个概念,也是“拜读”鲍某某在博客上写到一篇为未成年人保护的维权文章里认识到的,叫嫖宿幼女罪。看完后真的倍感讽刺。他在文中称:“中国刑法对‘奸淫幼女罪’有专门定义,特指‘行为人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无论幼女是否自愿。但相关司法解释又规定‘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个司法解释再加上同时存在量刑较轻的‘嫖宿幼女罪’,使得对幼女实施性侵害的定罪和量刑产生了很大空间和变数。”解读为,年龄太小缺乏对性行为后果承担的能力和理解。这个法律的漏洞就在于,为与强奸罪区别开来,而量刑的标准关于受侵者年龄,至于是否自愿完全无法判定。在2015年8月它就已经被废除了,谈及它的意义在于讽刺知法者的狂妄,同期被废除后,仍能做出伤害,负责社会公知维护的人若都这般狼性,社会进步可真的任重道远。

社会监管不能一直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力。法律的完善,总需要牺牲来作为铺陈。为何不能早一步察觉到问题?这是我们都需要反思的。每次的正义会来晚,但总不会缺席。只是给台阶和找借口。我们不希望孩子总听到:“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孩子,你要留心。”

其实,未成年性教育这一块的补救,不能只从孩子抓起,我们成年人也需要有这个意识。我们要时刻提醒孩子:“你要留心。”其实,我们很难断定在什么程度才算是被侵害,特别是性开放的年代里,性侵和性爱完全是两个很模糊的边界。愿不愿意是前提,但即使愿意也应该有喊停的意识和权利,可惜很多人都没有,主要是没有意识到后果。

孩子对外界的判断力尚未成熟,容易在恶性的引导和逼诱下屈服。事先判断成为了自我保护的重要部分。如同n号房事件,很多孩子都是被利诱而走进房间,所以一想到这个无法避免的人性弱点,自己也是很无能为力。我们无法保证孩子能否克服这些人性弱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弱点,让他们不要暴露在社会的邪风下受到利用。

大家好,我是喜欢和你们一起谈心的米七。喜欢我,就持续关注我的新更吧!

(最后分享一部喜欢的电影,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细节哦,下期话题和大家一起分析。)

THE LOBTER---Yorgos Lanthimo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米七聊 | “未成年,你们还好吗?“从近期性侵案件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vd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