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子一本,孔子六本

有子一本,孔子六本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2-07-19 08:06 被阅读0次

    《论语·学而篇》第二章,紧承孔子“学而时习之”之后,就为我们呈现了有子的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有子说:“其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好冒犯在己上者,这很少啊。不好犯上,却好造反作乱的人,这就更没有了。君子专注用力于根本之处,根本立起来了,大道就会由此而生。孝悌,应该就是为仁的根本了吧!”

    可以说,这是《论语》的高明之处,以孔子的教导为目标,提出了学而为人、学为君子的根本方向,紧接着就指明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根本途径,“孝弟”是成为君子的根本。

    在孔子去世后,有若一度被推举为“师”。他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也比较高,与曾子并列称子。前人称有子为人“重厚和易”“勇于为义”。

    古人云: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清朝大儒刘沅说:“仁之理原于天而率于性。孝悌,其天良真切处也。犯上作乱者,必先昧其天性慈良之心,而后忍于为恶。孝悌之人,其心必慈,其言必让,其动必循理,安有是患?”孝悌乃行仁之本,人能有孝悌之心,自能生仁心仁道,犹末之生于根。下学人道(尽人),自然上达天道(合天)。人道不立,天道远矣。钱穆先生说:“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得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

    圣贤之道注重立本。人道的根本立起来,大道自生。如此修身才能尽人,尽人才能合天,所以孔子说“下学而上达”。戴溪说:“孝弟者,仁之本;仁者,道之本也。”钱穆先生说:“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李炳南老先生也说:“君子务本,指修身也。‘修身则道立’,所学而有立,兼内与外,见而知行也。是行仁以孝弟为本,以孝弟为大也。”

    “孝悌”作为君子的根本,肯定是有子从孔子老师那里学来的,孔子也不止一次讲“夫孝,德之本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然而,君子之本,是否就只有“孝悌”这一个“本”呢?

    不是!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的第一章,孔子就明确告诉我们,“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就是说君子为人处事有“六大根本”,做到这六点,才能称为君子(此记载又见于《说苑·建本》)。

    原文为,

    孔子曰:“行己有六本焉,然后为君子也。立身有义矣,而孝为本;丧纪有礼矣,而哀为本;战阵有列矣,而勇为本;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人立身行世有六大根本,这样做到以后才能成为君子。立身要有道义,而以行孝道为根本;举办丧事要有礼节,而以尽哀情为根本;交战对阵时要布好队列,而以勇敢无畏为根本;治理政事要有条理,而以农业生产为根本;治理国家有大道,而以立嗣为根本;发财要把握时机,而以尽力为根本。如果自己立身行事的根本不牢固,就不必去从事农桑;自己的家人亲友不喜欢,就不必结交外面的朋友;做事有始无终,就不必多做事;道听途说的言论,不要多说;邻近的事不能安置妥当,就不必奢求做远处的事情。因此,返回根本,从近处做起,这是君子之道。”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学其实也可以称为“君子之学”。而《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的“行己有六本”章,则从立身、丧纪、战阵、治政、居国、生财六个方面具体阐释了“为君子”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在这六个方面都要立本。

    孔子真乃圣人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子一本,孔子六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wi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