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住在心里的老娘

住在心里的老娘

作者: 闫安 | 来源:发表于2020-09-30 05:00 被阅读0次

                        20200921  闫安

            一个人离去没离去,全都关乎心。

            老娘就是,85岁高龄没有太多痛苦离世,算是喜丧。用她“零干点”(老家话,爽落、利落的意思)的想法,也是得偿所愿。

            同样的,对老娘离去,自己似乎也没有太多痛苦。

            医院监护期间,大声说话、谈谈笑笑还要偶尔拌拌嘴。这完全不同于老爹离世时,当有个愣头文化亲戚说“二爹死了”,几乎让自己怒不可遏。老人离世,焉能说“死”?大不敬!

            老娘却不同,好像她一直在自己心中。离开没离开,都是鲜活生动、常住心里的老娘。遇到什么事和任何事,都可以随时与老娘对话,征询她的意见,也几乎知道她想说和想要表达的意见。这些都是会心的,甚至可以调侃和欢喜面对的,哪怕一切的人间苦厄乃至于风风雨雨。更别说阳光明媚、心情舒畅、和谐美满、生活幸福了,等等。

          “这样的老娘,你会觉得她已经离去了吗?”——至少在我这不是,别人怎么说和描述,早已无关紧要了。

            一切都可以坦然面对,正如握着老娘逐渐冰冷的手,看着她将要去与看不见又看得见的老爹团聚一样。一切安详、平静。——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这样的状态满足的离开这个世界。

            “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有太过丰富的含义。

            过往,似乎现世活最重要,而死和鬼神是很忌讳的。不同于西方。其实,向死而生,生生死死就是个生命的循环,没有什么稀奇的。不是因为老夫子这样说,老百姓就要非得这样“信”或者要遵守些什么?如此说来,生死平等。无所谓非要褒生贬死。

            理性和平静就对了,反而更加的客观,更加的珍视当下人们所能够拥有的一切。而且,能够活的的更有价值。生命也就更亮丽一些。无论你面对什么?积极的做人和不断进步、进化,时时感受创造过程、生活美好、满足阶段性的小确幸,小日子已过,就够了。

            住在心里的老娘,认可和认定的存在本身,被赋予亮色和意义,恰如家族图腾,不仅仅在于“图”的形式象征,更在于鲜活的“腾”生命姿态本身。不仅仅是墓碑上的碑文,不仅仅是画了句号的生卒年月,不仅仅是那张指定的叫做遗像的照片,不仅仅是那些传统的祭奠,……不是的不是,就是存在的意义。

          存在和时间、原始和现代、野蛮和文明,除了生死羁绊,就意义本身而言,并无严格的界限,亦无所谓崇高和卑下。也因此,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不仅仅是故我在,而且是故“彼”也在!皆因阳明所言“万事归心”?

          海德格尔言之存在的本身,终局的节点和参照就是死亡,“向死而生”积极性的意义获得,意味着只有积极的面对和思考,才能获得生之存在的意义,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圆融,诗意地栖居,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

          可死亡以后的“存在”又是什么?是黑暗虚无还是完美的天堂?抑或是自认为住在了心里面的老娘,依然可以随我在人世间看日出日落或着自由的飞翔俯瞰大地?而远胜传统中元之类的亡灵祈福和那些布满天空的孔明或河流中的水灯,祭祖尽孝仪式感的神圣虔敬,能否转为在世的极致体验,还是如鲁迅式人故灯灭席子一卷的“了事”。又恰如阳明的“不动心”?

            对存在的认定和共鸣,无论生死别离阴阳两隔,理性可以获得存在的价值,破除习惯迷信以及种种传统的观念和仪轨,超越生死界限羁绊,透亮未来人生,则存在着的意义本身也就更加的具象和生动了,熠熠生辉。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远行,总要找点适合远行的事来做。老娘一生的“远行”所为,就是一个“家”字无他。

            如全天下父母一样,家是永恒的。所有的都在里面,生命也因此显得很漫长,都是因为“家”的存在。有些奢侈却如沙漏,难以重复再来。如有舍离悲伤,概莫如此。

            近处是家,远处是国,家稳则国安。老娘一辈子营营务务、牵牵挂挂,送走迎来无数个辛辛劳劳、平平淡淡的日子。但是,家如港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之所以能够这样,我想老娘的善良是第一位的。老娘是一个永远让人“记不住仇”的人,反过来说就是她的善良和同情心。而善良是美德,是一切追求和向往的起点。就我而言,它来自老娘,而不仅仅是生养了我们。

            家教,有父也有母。

            正如邻居老师说,老娘一生,善善良良,从无是非,对谁都好。老娘不信佛,但有着菩萨心肠。言传身教也有耕读传家对教育的重视因素,这一点和老爹一样,对有文化的人总是特别的尊敬。

            老娘勤俭持家,与来自农村的老爹一样珍惜粮食。盘中餐粒粒苦,是不能浪费的。娘俩吃饭往往打“后阵”,打小的盘光行动潜移默化造就了后来我这个杂食大胃王。

            记得改革开放前,日子艰苦,老爹居然想到给老师送一袋面粉,送吃的去。当时叫走后门,现在应该叫拍马屁。似乎老爹老娘一直怕先生们、老师们饿着。或者因此就会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

          这有点奇怪,要都这样,老师才是最大的“地主”了。加减法的启蒙似乎这样来的,所以学不好数学,实在不愿意计算这些,因为计算不清楚他们心里究竟怎么想出来的。

            因此,从小自己对老师的权威也没有那么的尊重。反而叛逆。喜欢大西北、老新疆的旷野、大山、冬天和户外,四月泥泞、秋天的瓜果。大自然总有一个远远的目标或者季节的轮回,可以让你逐渐靠近,有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人也就比较坚韧、受到磨砺而成长。大概如此。

            有时候分不清老爹老娘究竟和新疆的环境、气候、水土、人文有什么神秘的关系?唠叨多了,有一天恍然大悟,原来这就叫“故乡”!

            面对变化,老娘愿意承受,也显老实,能够随遇而安。所以不是一家之主的老爹到哪了如何?而往往是老娘在哪,家才在哪。对老爹,老娘啥都不说,担心之余总是全力配合。

            不多的记忆,有次老大被老师请家长。老娘冰天雪地的夜里去,让我对老大心生怨气。“这个没出息的,尽给老娘和家里添乱。”——当然,潜台词是老娘又不是你一个人的老娘。……,长大了一点,就彼此彼此,但家庭观念、集体观念、团队观念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老娘反对我称“外爷”的提法,要求我同样叫“爷爷”。她的这种平等意识,能够以小见大,对任何人都能够平等对待。这些,课本上是学不到的做人道理。

            小时候,老娘教育子女也有生气时候,但又不同于老爹教育方式的粗暴,要么大风要么沙子的。老娘教育的目的就一个字“你长记性”就好。所以,记忆中多的是过年时节准备和忙碌,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鞭炮、礼花、喜洋洋之类。

          老娘是怎样的勤劳,又是怎样的上进。老娘的不自私和不喜欢麻烦别人,不同于好面子,而是过好自己,有尊严的处世。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一切都井井有条。

            好奇心是睁开的第一眼,是活力之源。

            老娘80多岁学会用微信,不会用的时候,她就嘟嘟囔囔,抱怨不已,常常首先远距离抱怨我,有时候莫名其妙然后又会心一笑,谁让我似乎多读了一点点“书”呢?——她这种对学习的尊重,对知识的好奇,对新事物的接纳,以及井井有条的生活,贯穿了她的一生。

            我这样多的好奇,加上传承老爹的喜欢奔走远方,乃至于对人生状态的选择和理解,大概率遗传了老娘老爹的秉性和天赋。不怕困难、愿意接受挑战,以及坚忍不拔。一路上有没有想象中的“诗和远方”无法确定,倒是沿途可以随意涂抹和创造,以及随性的学习和成长。一切顺其自然,命中注定。

            这些,都是“家”的无字之书传承,融入到骨血之中,似乎可以长大、立世和所向无敌了。反正,如老爹老娘一样,怎么着也活的不会差到哪里去,这我笃信不疑。除非,有外在的不良因素影响。还好,在长大过程中,老闫家子女大都没有偏离正确的轨道。

            善良、正直、上进、勤奋、勤劳、不安分等等,都是老娘和老爹赐予的。老娘这次从容离去,又树了榜样。让人尊敬和佩服。

            希望以后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如老娘一样从容、无畏、平静、安详。自然而然,从从容容,了无遗憾。即使有一点的遗憾,也是雨过后的天晴。生活如此,生命也是如此。坦然,又能阅尽沧桑、从容面对。

            正如老娘的一生,总是那样鲜活。一直活在子女的心中,也活在她几十年石油新村街坊邻居朋友圈的记忆中了。

            ……

            这样的老娘,又谈何已经离去了呢!普天下之父母都是住在灵魂里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住在心里的老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ay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