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终极话题,那就是死亡从这个角度说,生命是平等的,无论生前是富贵荣耀还是贫困潦倒,最终都将独自一人面对死亡的话题。
相较于西方,我们的文化对死亡似乎有更多避讳,这种避讳常常会造成很多遗憾。在我的生命个体中,最艰难,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课题分离,大概就是和我姥姥的分别。在我12岁时,她离开了人世,在此前的12年,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和她一起度过。在我的印象当中,大人是忙碌的,流动的,而我和姥姥,一老一小,仿佛铁打的营盘,是相依为命的固定组合。
然而这个生命当中几乎对我印象最深的人,在她临终时我却没你守在身边,大人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让太小的小孩见识到死亡是恐怖的,所以剥夺了我与姥姥最后的相见,这却成为我心目当中永久的痛,在她去世后多年中,我仍然经常在梦中梦到她——这种深刻的伤,随着漫长的时间逐渐淡化,成为铭刻在心底的一块结了痂的伤疤。
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死亡这个话题就在我心中留下了神秘的印刻。
一个人临终前是什么样子?他会与自己的生命和解吗?他生命当中过去的遗憾还会记挂吗?他会带着怎样的情绪离开人世?是平静还是遗憾?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翻开了这本叫做《在生命尽头拥抱你》的书,这是一本致力于临终关怀的医生的手机,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真实的故事,我跟随着医生的手记,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到临终者的故事当中。
在此之前我还没有看过相关内容的书籍。正如评论所说,这大概是中文中第一本讲述临终梦境的科普书籍。
正如作者所说,临终前的种种体验,证明了我们最大的需要——爱与被爱,有人牵挂,被人滋养,有人记得也得到原谅,这些体验提供了生命之间的连续性。
在这里面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70岁的临终者玛丽,是4个孩子的母亲。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家庭幸福,儿孙绕堂,他也很享受这种儿孙绕膝的感觉,但是他却做出了一个令大家都不能理解的行为,她开始怀抱一个只有他她自己能看见的婴儿,她坐在床病床上,好像脱离了当下的时间和空间,正在表演一出戏中的一幕,她亲吻怀中那个想象出来的婴儿,对他轻声细语,抚摸他的头,还称呼他为丹妮。
这一幕让玛丽的子女非常震惊,大家都怀疑她是不是产生了幻觉,又或者是药物的反应。但是大家能够看得出来的是玛丽正在走向生命旅程的终点,状态绝对的舒适和安详。
后来玛丽的姐姐从城外来看他她,为所有人解开了谜团,原来在玛丽这4个孩子之前,她曾经产下一个死婴,名叫丹尼。在痛失爱子之后,玛丽悲痛欲绝,但是她从和别人说过此事,所以大家都对这件事毫不知情。
然而不说,并不代表伤口已经痊愈,在玛丽临终的时候,她重温了昔日迎接新生命的体验,在这一次,她感受到了温暖和爱意,曾经失去孩子的痛苦也有所缓解,在临终之时,她通过重新体验往日的经历,遗憾得到了弥补,最终安详辞世。
这个故事令我非常震惊。也许玛丽在他的有生之年都压抑着自己的创伤和悲痛,而在死亡即将到来的临终之时,她终于用临终梦境的方式实现了自愈,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性的本能?又体现了怎样的内心需要?
一个出生没多久便夭折的婴儿,哪怕在几十年后,仍然是一位母亲心中永远无法放下的痛,直到临终这一刻,才获得彻底的解脱。
在这本书里还有各式各样的真实案例,但是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指向一个方向——人生的和解。这些故事令人唏嘘,也让人感慨:也许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要终其一生,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和解和最后的宁静,人活得是多么挣扎,然而走向和解的欲望又是多么强烈。
如果没有这本书,恐怕我真的不能如此近的接触“临终梦境”这个话题。正如作者所说,临终体验应被视为人类任性的体验,同时它还证明了人类与生便具备的一种内在的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能够自给自足,自我修复,保持优雅,存有希望。
衰老不只是身体垮掉,更是一种成长,死亡的过程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个结局,更是一个总结高峰或顶峰,一个彰显和赞美人性之复杂和高贵的契机,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束。
这便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体验。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喜欢,请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打赏,各种互动。
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
我为自己写作,希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