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658个城市,北京是首都,众城仰望之城。这里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这里有无限可能,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发生奇迹。这里有最多、最好的机会,它们向你招着手,呼唤你到来,停留在这里。
所以,正是因为有无限的可能,所以所有人都在梦想着下一秒幸运大锅盖迎头而下把我砸晕。哪怕需要付出比在其他城市工作多出很多倍的压力。
压力?包括哪方面的?
首先,“入不敷出”:北京如今的高房租高房贷,已经超出了,且是,远远超出了一个年轻人所能承受的全部努力。
北京,直至2012年底,有2069.3万人生活在这里,每年有超过2亿人次进入北京,地铁日均人流量一千万人次,公交日均人流量两千万人次。这是多么庞大又可怕的数字,这是多么庞大又可怕的吸引力。北京仿佛有一双魔爪,将五湖四海的人们,通通抓到这里,聚集。(此处具体的统计信息来自《新周刊吐槽2014》一书,且截止于2015年。)
但,如今北京也有了让人“呼吸不了”的关键词:空气污染、天气灾害、水资源压力、就学压力、就业压力、高房价高房租、交通拥堵和管制、购车摇号、高考户口购房的政策门槛等。
其实这些,在全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唯独在北京,成为一大痛点,被无限扩大。
因为,北京两个字的力量无可估量、甚至,你无法用一个supreme的词来定义。
北京,我国伟大的首都,也是那么多年轻人理想、梦想、甚至痴心妄想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有魔力的——就如那么多那么多年轻人的梦想,或许,至少可以想象在这里就可以实现。
因为,对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外来求学者,北京摆出了它独有的“高姿态”——严苛的异地高考政策、刻薄的户口政策、不公平的购房价格等等。
其实,一个城市能够接纳多少外来人口,能够给他们提供怎样的社会保证和福利,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比一个城市有多少标志性建筑更值得骄傲和证明这座城市的强大。
虽然北京“无情”着,但就像汪峰的《北京!北京!》里唱到:“在这儿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大概,这就是年轻人奋斗的普遍信仰吧,哪怕只是一丁点收获和被认可的感觉都会被无限放大,因为,每个人都会告诉自己,在北京,也许下一个成功的,就是自己。
再从#文人学者#、#艺术家#来说说老北京的“情怀”吧。
设计了半个北京城,代表作品有天安门观礼台和钓鱼台国宾馆的张开济的儿子张永和——“中国当代建筑之父”。
张永和认为,他记忆中的老北京,是一座“水平城市”——北京四合院年代,从天顶往下看,这座城市像是一个向天际展开的由屋顶组成的海洋。站在景山顶上看北京城,灰色的屋顶如波浪蔓延。张永和说:“那种完整性,我再也没有见过。等我学了建筑,我才意识到,其实一个城市,可以是一栋建筑,不需要标注建筑。”
而1951年竖起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被张永和认为是第一个打破“水平城市”的建筑,之后,连贯的、和谐的城市不断被凸起的建筑所取代,城市肌理被撕裂。
这时的北京城,张永和称之为“物体城市”。
而现在的北京,张永和认为是“反城市”。交通不再便利、人与人交往不再顺畅、生活节奏过快、没有文化气息。除了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几乎没有了城市的踪影。
张永和秉承的观念是,一则,工作方式正常——如匠人一样精细缓慢;二则,建筑风格正常——不迎合任何建筑风格上的趋势。
我想,与其说张永和是个建筑师,不如说他是一个匠人,一位艺术家。他所追求的,都是至高无上的、真正朴实无华的艺术。他说“建筑就是如何盖房子”。他所设计和理想的,是他认为最应该保留在北京的。而这个时代并不允许,白驹过隙,时代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城市化是众势所趋,并不允许这样的理念存在。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大裤衩”那样标新立异的建筑,和一夜起高楼的高效。
再来说沈继光。他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美术生,因缘巧合,开始做摄影。
“搞艺术的应该有点一叶知秋的敏感。”他说。的确,艺术是知性的、激情的、需要大量感情投入的,作为一个艺术家,“悲春伤秋”仿佛是常态而并不过分,甚至可以说,艺术灵感,往往来源于我们的敏感。
1984年,沈继光开始走街串巷,拍摄老北京,拍了30年,共计5000多张照片。他本人称这些照片为“残片”。和时间赛跑的快门是无力的,他留不住老北京,徒留残砖败瓦,捕捉点老北京的市井气。
每次拍摄,沈继光心里都是五味杂陈的,一边感受胡同巷子里的片刻安宁,一边为消逝的灰墙土瓦黯然神伤。
“虽然都是景物和静物,但这种安静里孕育着最大的动荡——它们在消失。”沈继光不拍了。
他看见了老北京人的生活穷困,认为发展并没有错,只是速度太快,力量使出不均衡。而老北京,美在“讲究”。沈继光的影展《乡愁北京》里有一章叫“门联文厚”,拍摄的是1984年普通人家的对联:“闲看城上月,遐想谷中兰”、“得志当为天下雨,缔交尚有古人风”。他说,看看我们今天的对联,你就知道其中的差别了。
沈继光的态度我倒是赞同。发展是必须,前进是阻挡不了的步伐,只是,万事皆有度,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和改革之后,发展得太过迅速了,所以,没有“根”,而沈继光相机里的老北京,不仅有“根”,还有“韵”。这是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最缺乏的。
有一说是“北京,离北平最远的城市”。
老舍、鲁迅、林语堂、郁达夫、张恨水等,都在自己作品或言谈中提到老北京的“幽闲清妙”之美,纷纷表达自己对老北京的热爱与情有独钟。
甚至,法国作家谢阁兰写给德彪西的信中都写到:“北京才是中国,整个中华大地都凝聚在这里,然而不是所有的眼睛都看得到这一点”。
老北京随着时代的发展逝去,是必然之事。但,我想,可以在政府的政策、居民的配合和相关部门的监督和修缮管理之下保存好应该保存的历史痕迹。因为,这是中国的历史,这是华夏民族曾经的故事,这是多少代中国人的存在证明。
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网友们的神总结:“住在北京100怕”中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内容:怕雾霾、怕干燥、怕开大会、怕生病、怕老北京话、怕王府井步行街、怕公主坟地铁、怕长安街、怕房价、怕看到“拆”字、怕堵车、怕下一代教育问题、怕一切与户口挂钩问题、怕一切与“5年连续纳税和社保”相关、怕各种“局”、怕北京艺术家、怕北京圈子等等。
北京,我们的首都,所有中国人“迷之向往”的“神都”。
无论它有多么高傲,无论它有多少缺点,无论从前它是什么样现在变成了什么样,我想说,“北京”二字代表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