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四月又过了半个月了。回想起这些日子,自己天天忙忙碌碌,好像也没有怎么休息,每天把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我也不知道原因到底在哪里?
或许这就是别人看来的无效的努力,或者是低效的努力。
我也曾想通过努力来打破圈子,可是自己一直没有取得一一点点好效果。一开始我也曾经怀疑,我自己整天到底在做些什么事情,每天都是在舒适区的忙碌,对于提升自己是根本没有任何的益处。
自从看了《认知觉醒》那本书,我开始有意识的对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开始改正。
我也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喜欢在舒适圈内而不停地忙碌,以达到给别人一个努力的假象,给予了别人也安慰了自己。但假以时日,就像人们所说的“生活不会陪你演戏,”结果很快就会讥笑你这些的努力,只是在做游戏。
时间总是不等人,总会在一日又一日的流逝。消失掉一年365天,一天也不会停留,1秒也不会卡顿,它按照自己的速度往前走。
但如果你停止了自己前进的步伐,你就会被抛在时间的背后,慢慢地跟不上潮流。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在心里冥想一下,昨天做的事有哪些,有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记录下来?有哪些值得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有没有昨天做的事情,今天就有效果?是不是住自己做的事情都集中在一个点?都在聚焦一个事情。
于是,我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就会停下动作,脑海里在回想昨天做的事情,感觉自己虽然很忙碌,但是好像没有多大的效果。
比如说每天早上写简书写知乎,写问答一二个小时,回家后,修改一下小散文,然后发出去。
到了下午,时间就有些宽裕,然后看书写百家号,公众号,似乎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是在查资料、找图片排版之中,悄悄地流逝掉了。好像我没有特意的往一个问题的深处去看,没有想要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那现在我来复盘我这一周累得所有的精力:
我来回想一下,周一是昨天,早上起来修改了一篇稿子发出来了,7点多陪女儿出来,准备写进简书和知乎的时候,发现手机被停机,只好跑回家里拿了身份证去恵新园开通手机,结果又花掉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等到下午,我把简书写完,把知乎也写了,然后又更新了一条百家号,看了一些书,还背了一些驾校的题目。
到了晚上的时候,小女儿和我洗澡,洗衣服时间,就这样消失掉了。
前一天大概要好一点吧,就是也是按我既定的框架去进行,早上只写小散文,7:00以后就出来写简书和知乎,回家后,又继续修改文章。
那一天的文章,是我在简书上写的,用语音写的,让我感觉摸不着头脑,修改起来非常的费力。
我感觉到这种质量的创作,是低效率的,没完全逻辑性,靠嘴巴说,根本没有很多的文学性。与其用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那里,还不如抽一些时间来取攻克需要去提升的地方。
所以说这么多的时间下来,却没有任何效率,也是要花时间去思考一下了,如果自己一味地埋头苦干,那么只能成为一个写作的工具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提升,那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
因为时间的河流,决不会为你没有收获,而停留,没有成功而停留!它会一如既往的往前奔腾,即便是一分一秒的走,也不会为谁停留。
所以为了抓住时间的脚步,还真的需要及时梳理一下思路,调整一下方案,以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提升自己,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而每天一次的反思和复盘,就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毎天都要记得:我们做事不能太盲目的,得看看自己的效果和效率。这样才有助于提升,以便找到一条更好的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