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好像是一个分水岭,前半周扛住压力,紧张忙碌,后半周缓冲团圆,休养自息。
遇见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和王佳的相识缘于她的母亲。清楚记得那一日,临近下午五点钟,走进办公室的老人,年近七十的模样,手中拎着大袋子小袋子,干部们告诉我,可能是上访户,建议先让她到矛盾调处中心,五点钟的会议不要耽误了。
现在想起来,一切都是注定的,让我们相遇,让我了解她的家庭,她多年的苦衷,第一次听说罕见的疾病渐冻症,也让我从一位母亲的口中知道了她的女儿——王佳,一位年仅36岁的渐冻症患者。
老太太慕名而来,只因为听说街道来了一位女书记。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面,老太太抱住我,痛哭,诉说着这些年的艰辛,委屈,无奈,像走丢的老人回到家,见到亲人。
“你看,这报纸上做公益的是我女儿,她太坚强了,坚强得让我心疼。”
“这是两年来她吃过的药,包装盒已经整整一大袋子。”顺着她的指引,我看到了倚在角落里的大号塑料绳编的袋子,高高的,鼓鼓的,老太太边哭边诉说,我的心情也随着波澜起伏。
我相信和王佳母子的相遇亦如所有的遇见都是缘份。第二天我便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她的家,乱糟糟的一室一厅,也第一次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王佳。
病痛的折磨并没有带走她的乐观,她的坚强,她的勇气,我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顽强生命力。
想起这些,再看看王佳发来的微信,我知道,她需要一个倾诉空间,需要一个知心姐姐,而仅仅见过一次面的我,成为她的精神力量。
再次确认一下时间,晚上八点刚过,开着车,我拨通了视频连线。
电话中的声音充满了感恩,让我的语速慢下来,柔和起来,面对这样一个坚强的女孩,我静静地倾听着,或许作一名好的听众,于她是最需要的。
来访者
春节前,来申请救助的人员多起来,有的符合条件,提交材料后马上就可审批完成,但大多数人员都是老上访户,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来闹一阵,或许会得到些额外的好处。
这个来访者年约50多岁,戴着口罩,看不清她的脸,干部们说,她每年春节前来一次,为她的残疾女儿一家要救助。
接待室里,我耐心地听她讲情况,同时,干部们对她的核实情况也通过手机反馈回来。她有一女儿,听力残疾,女婿和两个双胞胎孩子均为听力残疾,家住河东区,在当地申请低保救助,现向户籍所在地申请救助,请好心人帮助她,给两个外孙女买点零食和过节的新衣。
面对弱势群体,不仅要听她倾诉,从她的话语中清晰地分辨出真伪,还要有一双慧眼,识破伪装,承担起救助的责任。
来访者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我不由自主地扫了一眼手机,是干部们发来的核实情况,瞬间,火气上来。“其女儿一家四口人,每月享受低保救助金3930元,春节前每人900元补助全家3600元,临时救助3030元,合计10560元”,这一连串的数字也让我看清了来访者的真实面目。
连续两个小时的接待,我断然拒绝了她所有的要求。接下来,便是堵住路,不让我通行,甚至想发生身体碰撞,以达到目的,在一步步中露出真实的嘴脸。
工作中总会遇到不同的来访者,透过她,他,他们,看到了整个大社会。
解密
多年后,谈起某件事,告知详情,可称之为解密。
石姥姥,年近80,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晰,只是有些寂寞。中午的时间,我陪着她,她给我煮好饺子,边吃边聊,意犹未尽。谈起当年的某事某人,一件件还原,让我有机会重新分析这些往事,从中得到启发。
我是幸运的,幸福的。
聚会
这可能是我一年当中参加的唯一一场聚会,四家人。我见到了伟森,胖儿的同学,但是没有见到她的妈妈。胖儿接我来的路上告诉我,伟森妈妈去世了,具体情况没有多问。
我知道胖儿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孩子,伟森不说,他不会多问的,只知道身体不好,因病去世。
想起上一次聚会,我们两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还在眼前,想起伟森妈妈热情地给我号脉,还推荐我扎针灸,想起伟森妈妈为胖儿带去的物品,开朗健谈的样子怎么也挥之不去。
席间,大家谈未来,谈养老,谈变化,一年的劳累在这两个多小时中化为空气,飘远飘远。
工作态度与标准
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自我标准。作为一名在机关工作三十年的老阿姨,自然秉承了传统教育和传统模式,认真是首当其冲。节前的廉政党课讲稿已经反复看了几遍,还是不满意,自己动手,推翻重来。整整两个小时,重新架构,填充内容,结束语。
这样的工作标准,常常会使人感到疲惫,因为你设定的自我标准,无人可及。
年夜饭
除夕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今年是疫情过后的第一次团圆,我、值班干部、看门李大爷、上访户郭秀兰,临时组合的四人团,简单不将就,白菜豆腐保平安,茼蒿油菜补充维生素,酱牛肉、酱牛肚、牛板筋各一盒,四个凉菜少一个,糖醋白菜心来补齐,四个凉菜一火锅外加两种水饺,仪式感满满,味道杠杠。火锅点上,汽水倒上,就这样举杯,赶走一年的浮躁,一起迎接我们的2021,祝福2021一切越来越好,平平安安!
回娘家
说起“初二回娘家”的习俗,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各地的风俗也不一样。客家习俗,正月初二已婚妇女转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门”。回娘家的妇女,都要携带鸡、娘酒等礼物。还有的地区回娘家,必备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大年初二,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作为“半个儿”慰问“二老”,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在天津,姑娘不远嫁,平日里就长在娘家,到了正月初二,照例会携夫带子回娘家。
今年的春节是疫情后的第一个春节,胖儿凌晨结束了最后一次考试,待下午全家出行,先要给老爸上坟。一个小时的车程,畅通无阻,阿訇也已到达,开始了程序。希望老爸在天堂一切安好!
老妈准备了老天津卫的打卤面,全菜码,每个人都捧着一大碗,不说话,低着头,只听见吸溜吸溜的声音。
在我的心中,过了初二,这个年就真的过完了。以往对春节的期待会停留在全家的外出旅行,走走看看,心情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年。而今,责任在肩,不能全程陪伴家人,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味着一年的酸甜苦辣,给自己一个情深的拥抱。
我坚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