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山坡的枯草间,已经冒出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些别的树木的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像刚开始发育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由于他读书多,许多人很爱听他讲书中的故事。这一点使孙少平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加上气候变暖,校园里已经桃红柳绿,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兴趣是如何一步步加强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注解。
想他如果不去,就太对不起润叶姐了,况且润叶姐还有话要对他说呢;他不去,说不定还会误了润叶姐的什么事。如果去,他又感到有点惧怕。他长这么大,还没到这么大的领导家里去过,更不要说还要在人家家里吃饭。另外,他感到他的这身衣服也太丢人了。
少年人的行事总是莫名透着些稚气和傲娇,少了成年人的世故和圆滑。
把她心中沉睡的少女的感情,一下子唤醒了,就像一堆干柴被火点燃,熊熊地燃烧起来!
不管别人对她丈夫怎么看,这个忠厚善良的农家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因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年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啊!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很多人的感情,因为我们很难在任何时间都了解别人的过往经历,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去理解别人的情感了。我们不明白兰花为什么会对王满银死心塌地,是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兰花的一切,在我们的角度上是不合理的,但是在兰花的世界里面可能这就是爱情的全部。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其实在别人的描述里面,我压根就不明白赖总为什么还可以和占总继续一起生活,为什么程总还会有一个女人跟着他,甚至我也不理解为什么多多的情感世界,为什么小翻可以在村里继续过着她的日子,这么多的人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生活,甚至我连我自己的情感都不能理解,在遥远的过去,我记得我们聊过这样的生活是难以为继的,但是现在呢,自己也过得这么浑浑噩噩,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为什么都屈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选择了维持着自己面上的生活?
孙玉厚老汉恨这地上为什么不马上裂开一条缝,让他钻进去呢?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活够了。从一生下到现在,五十二年来,他没有过几天快活日子。他之所以还活着,不是指望自己今生一世享什么福,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子女。只要儿女们能活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辈子也心甘情愿。他是个没本事的农民,不可能让孩子们在这世界上生活得更体面。他只是拼老命挣扎,让后人们像一般庄稼人那样不缺吃少穿就心满意足了。但是,这年头,他在这土地上都快把自己的血汗洒干了,家里的光景还是像筛子一样到处是窟窿眼。两个小点的娃娃硬撑着上学,烂衣薄裳,少吃没喝,在学堂里遭白眼,受委屈。大儿子本来是念书的好材料,结果初中也没上,十三岁就回来受了苦,帮扶他支撑这个家。儿子算算已经二十三岁了,还没个媳妇——像他这样的农村青年,大部分都已经娶过家了。但他拿什么给孩子娶呢?现在娶个媳妇,尽管公家反对出财礼,哪个又能少了千儿八百?唉,话说回来,人家养大一个女儿也不容易,千儿八百又算个什么!谁家的女儿能像他的兰花一样,白白扔给了二流子!当然,话又说回来,这样一笔娶亲钱对他来说,大得简直太可怕了!
当一个父亲的角色可以卑微到什么程度呢?有的人是懦弱到尘土,有的人是用过分的自尊去对抗整个世界,有的人则是摆烂,彻底摆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