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9
阅读区间:第五章
最近一点思考:上一本《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可读性非常高,一度让我一个从小就数学不及格的人觉得:我应该自己来投资or管钱。
最近这本产出量非常低,除了了部分原因是学车还有公司的事情突然多起来之外,本质是1)这本书可读性很差,看不懂就觉得浪费时间;2)利好是,从反面又让我明白我应该投入主要精力在我最擅长的地方上。
《指数》作者在结尾时说,多样化的投资手段,比如有的人就是对房地产感兴趣,有的人在金融机构内部工作,君子们各有生财之道。
虽然也接受了完整的大学教育,以高分考到北京,但是一般人很难理解数字、尤其是以第三本书这样的呈现方式摆在我面前的时候,中学的噩梦全部回来了。
这些技能,完全就是我整个人体结构中最不擅长的part,历史经验告诉我,过了高考那一关之后,感谢痛苦的锤炼,风起云涌来自,再也不去做。而是集中注意力在天赋异禀的地方上。
每个人对于工作价值的认知和成就感判定不同,有的人就不喜欢被别人束缚,喜欢自己搞事情;律所工作再虐,可有的人就是喜欢穿着高跟鞋走在中环的感觉,以及那份工作带给她的社会地位。
所以,很难单纯用财富这一个维度来衡量价值选择。我的确是一个不愿意给别人打工的人,这也是现在自己做事情的原因。同时我深刻的了解自己的长短板。
第三本书对于我而言最大的价值就是,及时止损。写书、做节目、在我的擅长领域继续折腾,沉寂完了,开始回归社交,资源整合。
每个人的天赋点不同,路径理应不同。
但是我非常擅长发现新信息,在investment领域完全没有能力继续深挖和深化。我的solution就是找个我信得过的人,让他来咀嚼消化。
这就跟我过去很多年的经验一样,打造一支队伍来帮自己打仗。
要知道,最不擅长做重复、细节、的editing工作,但是目前团队里有三十多个超级靠谱成员,在我设计的框架培训下,孜孜不倦、产出精品好文章。
我做的,就是整合资源、构建平台、了解人性、发表演说。
1. 则时:依据某种方法来判断将来是上涨还是下跌,从而决定仓位安排从0到100%。
可从技术面和基本面来判断,技术分析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a) 所有外界利好、利空的信息,都已经在价格中反应了;
b)价格会受趋势影响;
c)历史会重演
趋势指标和反转指标是技术分析中最常见的。
2. 则时指标的选取
作者在文中引入四个技术指标:MA MACD DMA BIAS
a)MA-均线,MA10,就是十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
如果当天收盘大于均线,买入或者持有,小于均线,卖出或者空仓。
作者推荐均线最佳值是56天,但是如果要运用此策略,至少需要横跨一个牛熊周期才能起效果。
b)MACD指标-主要通过EMA、DIF、DEA三折之间关系进行研判;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指数平均数指标
推演步骤繁琐,书中P53-54页
c)DMA指标-平行线差指标,利用两条不同期的平均线,来判断当前买卖能量的大小和未来价格趋势。
DMA=收盘价短均值-收盘价长均值
d)BIAS指标-乖离率,是在M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IAS=当天收盘价\N天收盘价均值-1,BIAS最大值是100%,最小值是-1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