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0月4号下午,送走了最后一批亲戚,10月5号,终于可以安静地放松下来,在家好好休息休息了。
吃完晚饭,一家人随意地沙发上,享受着四人世界,两娃共享着手机,我和老公共享着电视。
平时控制娃们看手机,那一刻也不想去管她们,由她们玩罢了!
老公换着网络频道,刚好切换到江苏卫视,在一旁的我眼睛马上扫到电视下方《知识就是力量》字眼,好熟悉好亲切。
那时10点只差几分,节目已经播放完,让老公播放回看,就这样靠着老公的肩膀,看着回播,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自上半年以来,从未如此放松过。
(二)
“观念没有成本,行动有成本” ,这句话是老公看完以后最大的收获。
罗胖在节目里分享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说就孩子上幼儿园一事,一个幼儿园离家远但质量比较好,一个幼儿园离家近质量一般,那到底选哪个幼儿园比较好呢?看似简单的选择,一定有选择的矛盾和难题在其中,这个决策由谁来定?
相信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罗胖说,这个决策一般由接送孩子的人来决策比较合适,为什么?前面说过了,行动需要成本,接送的人会考虑接送的成本,如果是爷爷奶奶接送,如果他们不会开车,如果他们行动不便,相信大多数愿意选择近的,因为方便嘛。
(三)
不光是接送孩子这事,其实人生很多需要决策的事都是这样,一件事当你考虑做与不做的时候,一定是在你的认知范围内,成本厉害之间权衡利弊,才会产生不同的选择与决策。
就拿我自己经历来讲,老公曾经开玩笑说,我家一些大的决策基本是我来定的,比如买房这事,为什么选择学区房,当初不就是图个接送孩子方便,节省时间成本嘛!用上面“行动即产生成本”的逻辑来思考,确实是这样,我作为接送孩子的主要负责人,路上的时间成本当然希望越少越好。
就这个话题,老公也分享他的看法,说他终于明白老板开会总说部门的人动不起来的原因了。“行动即产生成本”,比如出差这事,虽是公事,但按公司规定,需要自己先垫资,月底再报销,作为打工者,谁愿意自己掏自己的腰包为公司办事,除非真的能做到笑来老师说的,为自己打工,拿双份工资。
同样的出差,如果老板说,你们放手去办,所有开销费用都算我的,相信大家的积极性又不一样。
以上是看完本期【《知识就是力量》——如何化解矛盾的高手】印象最深的一点收获,希望对你有启发。
2018.10.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