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无限共同成长
我的职业生涯和一些职业建议
xxxx全员分享会第三期(下)
时间:2020年11月23日10:00
地点: XXXXX四层办公区
我之前的职业生涯从98年到08年接近10年的时间,从国企到互联网,职业生涯里我也是经历了很多迷茫,起起落落,慢慢地也悟出了一些道理。不管你们是在这家公司、其他公司或者创业,总有一些方法是可以不断被总结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对职业生涯的一些建议。
我在互联网打拼,也见过行业的“大佬”们,接触多了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三头六臂,但他们总掌握了一些方法。从创业开始,一直到上市,我经常会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会站在这里。一是运气好,赶上一个好行业;二是过程中我能不断地总结方法,我始终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如果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来自于智商、来自于天赋,那以后面试都不需要做各种面试题了,也不需要设考察期了,就发封智商测试表就可以。所以,第一是方法可以改造人,一定是有一些方法让那些所谓“出身不怎么样”的人变得很牛,比如马云、马化腾,互联网真正崛起那一波人,都不是当时那个社会背景最好的人。第二是通过方法的不断改造,积累的经验让自己不断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人的自我改造能力是相当强大的。
大家在职场打拼都很不容易,一定要找到一些关键的点,光有努力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只是把勤奋和努力视作成功的第一要素,这个逻辑肯定是错的。勤奋和努力就像房子底下地基当中的一根柱子,没有柱子当然不行,但是只打了几个地基,它一定不会是一个好的房子。在工作中区分重点、找到关键点是核心要务,只靠勤奋和努力来感动自己是没有意义的,工作层次就没有真的提高。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自己职业的原则,然后在原则上制定职业的目标,再根据目标整理一整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层层递进。
一、确定工作原则(底层逻辑)
推荐一本好书——《原则》,每个职场的同事都应该阅读一下。这本书认为,人生最底层的逻辑决定了你能有多高、能走多远。如果你不梳理自己的底层逻辑,只是抓机会,你就走不远。有句话说“风口上猪也能飞”,如果你没有翅膀的话,风停了就会掉下来。在互联网崛起的十多年,中国的机会太多了,每个人都在讲“风口理论”,但是所有的事情最终都会回归到底层逻辑。只有把原则制定好了,才有可能构建上一层。马云有句话“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必须是有底层逻辑、有目标的男人的胸怀才会被委屈撑大。为什么委屈?为什么要吃这些委屈?是因为有更好的底层逻辑和更高的目标,所以这不叫委屈。
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全人类历史上几乎唯一的一次巨大红利期,与之能匹配的可能是美国1900年开始的那三十多年的经济发达时期,你会发现现在能看到的著名的金门大桥、帝国大厦、1号公路竟然都是那个时候建成的。到了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十几亿人开始踏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期间出现过非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最猛的时候经常能在咖啡厅看到有人拿着个PPT就讲自己有什么idea,一群人围着,一会儿就能听他们在融资。但是现在经济重新回归,最后发现还是要讲究底层逻辑。现在的企业家做事都开始回归最基本的逻辑。
1、要区分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角色——社会人可以感性,职业人必须理性
这一点说的其实是心态。2005年我做产品经理的讲座的时候,就引用了一句话叫Attitude is everything. 态度就是一切。很多人现在是分不清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不仅在我们的基层中分不清,有的中层、高层领导到今天都没有分清。我经常批评一个人“你怎么做得这么烂”的时候,不是说这个人很烂,而是你在这个职位把这个事做得烂。
首先你的底层逻辑就是,在做一份职业的时候,要把职业人和社会人分开,分不开就会让你的骄傲、脆弱、敏感暴露出来。一个人在社会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活,爱跟人交往就去交往,不爱交往就宅着,养狗还是养猫,是否需要男朋友,这个是完全独立的个人意志。但是面对职业就不行,我们面对的是工作内容本身,你再不喜欢一个人,你也得跟他去交往,跟他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职业优先,你必须理性地对待。我也见过不少耍情绪的人,工作中就不爱跟谁谁打交道,觉得人家哪哪不好,当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是让你的职业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今天大部分职场人都不具备这一点,会把职业人和社会人搞混。当你作为职场人,要把个人喜好放一边,理性地对待。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想想用怎样的方式能让别人接受。你叫我“傅盛”,跟我爸妈叫我“傅盛”,就不是一个人。你们叫我“傅盛”的时候,我是董事长、CEO,CEO就要接受一切的委屈。读《乔布斯传》,说到他怎么跟人打交道,就是要去命令、恐吓、哀求别人,这是不同的状态。比如说这人就特牛,你就得哀求人家,放下自身架子。我刚创业的时候,讲一个产品理念,当时吵得一塌糊涂,我有个产品经理直接摔门而出,我冷静了五分钟,我想到我就只有一个产品经理,在QQ上先给他道了歉,首先说自己不应该发火,然后调整自己。
2、放下ego
《原则》这本书讲的最重要的点就是放下ego。人不是不能有ego,ego可以体现在家庭上、社会关系上。但在工作中,ego是一定要放下的。工作中放不下自我的人,就容易跟人争吵,或者“无所谓,你爱咋样咋样”的态度,以及那种不愿意跟人交流,把信息都藏在自己这里让自己显得更强大。
人都会有情绪,但是要区分清楚自己的角色。在公司,你的角色就是面对你的这份工作,来公司的本质目的是和这家公司一起把一件事做到有特点,这家公司才能活得下去,你的工作才有意义,这几年的努力才会积累在你身上成为以后工作的基石,由此形成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如果一群人只是在一起快快乐乐的,不吵架,一团和气,最后这件事垮了,三年五年的时间全浪费掉了。我见过太多人最后的工作瓶颈都是被情绪支配,高兴就干,不高兴就不干,这使自己的信息接收出现问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很难。有的人工作十年、二十年都不能面对自己的不足,一旦面对了就变成指责、贬低。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出不足是帮助你把工作做得更好,借助别人的眼睛让你自己变得更全面。
3、客观理解自己的价值
工作中你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你有没有那么容易被替换。当你为一家公司产生的价值不够好的时候,你的危机就容易出现,当然这种危机出现既来自于能力,有时也来自于机会,比如说公司在一个方向不准备投入了,那你的价值可能就是会有问题,这个跟你的个人素质无关,需要自己理性对待。
你永远要有危机感,在一家公司,你的价值是不是真的符合,你所做的结果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价值。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高估自己,或多或少地低估别人,这是人性(“自恋”)。在听到批评的时候,要非常认真倾听,要压得住怒火。人在听到批评的时候,大脑前额叶会紧缩产生巨大的应激反应,你会特别想要去反抗,别人再说什么也很难听进去。创业者、CEO经常会开私董会,就是一群CEO在一起,听你介绍几十分钟公司,然后第一轮是大家提问,你只能回答客观,不能做任何解释,第二轮就是大家提意见,提意见的时候你什么话都不能说,提完意见你只能说“谢谢”就结束,不做任何反驳。作为CEO,他们也有强大的自我依托,某种意义上说是“自我欺骗”,某种意义上说是强烈自信,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要打碎自我,因为他们听不到声音就很危险。自我的价值往往是在非议、批评和指正中找到的。
4、确认“快乐”的原则
TVB剧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朋友圈经常有人发“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递给老板一纸离职书。其实这些都算是低层次的快乐。曾经有同事跟我聊到,为什么要工作这么辛苦,自己有专业技能,出去找份工作容易得很。我跟他说,摊煎饼的大妈现在都能月入上万,中国社会现在基本不会饿死人了,你开个淘宝店、开直播都能挣点钱,核心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太多人把当下满足感当作快乐的源泉。因一时的冲动和满足感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做真的能获得持续的快乐吗?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想清楚的。我出院后的工作努力程度远超以前,因为人生能掌控的东西太少了,我是独子,得为我爸妈做长远的考虑,所以我得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然后再去慢慢确定其他快乐原则。所以要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原则,是当下的、短暂的快乐,还是通过树立一些目标去完成的更大格局的一些快乐。
5、终身学习
6、行业优先
你选的职业,尽可能地选一个面对未来的行业。机器人未来一定会起来的,尤其是今年看到的一些机会,证明我们三年前的选择是对的。
二、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1、目标是你对自己的规划,是你在这个社会的期望价值
2、小人常励志,大人立长志。目标可以被修改,但是每个阶段尽早清晰
我记得是我在大学时候我们老师讲过一句话,他说的有一句话就是小人常励志,大人立长志。牛的人是一个很牛逼的资源,小人就是天天励志。其实反过来天天立志也比不立志好得多,而且你很多目标一定会修改,虽然我很幸运的没有修改做CEO的目标,当时也就一写,堵一口气。虽然我没有修改,但是其实你的很多目标是可以修订没有关系,但是总比没有目标好。
3、有了目标,你才会愿意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懒惰、脆弱,才愿意去做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委屈”自己
太多人是没有目标感地在工作,你一定要不断地去想,你只有目标感才会有自我对抗的能力。
首先是态度上你把职业人和社会人区分开,你才会把你自己在这个角色上受到的要求和一些压力,用一个理性的方式去看待。今天为什么网上骂我,我现在根本不在乎,因为人家骂的就是傅盛这个符号,他跟我的真实人没关系,因为我在网上又是另一种角色了。各种人塑造起来可能离我的本我都差得很远,我不在乎。
其次就是一定要有长期的目标。你今天的竞争力是什么?在这个岗位上你是不是行业最优秀的或者比较优秀的?如果你要是真从一家公司离开,公司因为你的离开产生震动,或者有些东西都扛不过来,这说明你才是有竞争力的。
4、目标不一定要高大上,目标也可以慢慢成长
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不一定非得直接上来就是当CEO,目标是可以慢慢成长的。有时候目标可以更功利一些,当时住院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更努力工作挣更多钱,这样我爸妈年纪大的时候我能养得起他们。有时候就是会“世俗”一些,“世俗”不是坏事。
三、不断成长自己的方法论
1、认真不是天赋,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通过锻炼是可以大幅度提升的
认真不是天赋是种能力,也是习惯,当你足够变成能力,就会变成习惯。在职业生涯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认真都是你几乎很难复制的优势,因为太多人不认真了。工作的前三年,你只要靠努力和勤奋,就能脱引而出,你加班多加一点,工作最早到位,一份工作交给你,别人完不成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完成,前三年拿到绩效S和A就相对容易。但到了后面几年,尤其是成为管理岗之前,拼的就是你考虑得是否细致、是否比别人考虑得更深,拼的是这种方寸之间来回打磨的能力。
2、职业生涯相当长的时间里,战略能力对职业的提升都没什么效果,执行能力的提升才是核心关键
3、极致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状态,但这样的要求使得自己能够不断地做否定式复盘,不断提升自己
如果一个人只是满足当下所做的事的时候,你的瓶颈就开始出现了。当一件事情你重做一遍,能够做得跟上次不一样,这才是你能力的提升。如果你认为上一次已经是做得最好的了,不是事情真的到了最好的状态,而是你的能力到了瓶颈。这个世界极其大,优秀的人到处都有,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过去做的事情已经是做得最好,要有危机感。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公司推行反思会的原因。如果大家做一份工作,每次都是过去简单地重复,这是没有意义的。即便是同一件事,每次都能做得跟以前不一样,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能力。
4、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更认真和提升的空间,当有这样的认知时,就会不断地融会贯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5、理解刻意练习的威力
6、再忙也要多读好书,学以致用
我经常推荐书籍,如果读了一本书,我可以把很多东西反复做,不管是去讲、去推荐,还是自己不停地琢磨把这些东西做读书笔记。我读的书并不多,比起很多人读书要少很多,但是我会把一个东西深入的围绕它去做深度的思考,包括这些话也一样。可能很多人听过很多话,但这些话在你的脑海里是平的,没有哪句话能把它摘出来觉得特别重要,对你发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期推荐书籍:《原则》《刻意练习》《生命3.0》
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很脱节的,大学教育都是关于理论和基础知识,没有自我思考和职业方法教育,但大家进入公司后就立刻投入到极其残酷的竞争,要学会总结方法和思路,要让自己工作的每一天都有收获。
大家来这家公司是形成一种连接,一方面是一起把机器人这件事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自己也会因为这家公司或多或少留下真正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希望大家在工作当中,不仅是为猎户星空工作,也是为你们自己工作,为你们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些基本的原则、目标和方法,让你们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当有一天你们走出猎户星空,觉得在这里的时光没有白费,是在这里得到锻炼的,这也是一个公司能为社会做的巨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