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收录专题
思乡的情书:美食忆趣

思乡的情书:美食忆趣

作者: 椰岛晓露 | 来源:发表于2023-09-04 00:23 被阅读0次

(2023年9月4日,日更3000字挑战主题:食)

      所以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为什么会思这些?因为蛋白酶。

      “味道不如当年的啦。”其实呢,是老了,味蕾退化了。老了的标志,就是想吃小时候吃过的东西,因为蛋白酶退化到最初的程度。

                                                          ——阿城

      难道不是吗?我们思乡,难道不是思美食吗?我们思乡,难道不是思人吗?我们思乡,难道不是思与我们共食、共饮的人吗?我们思乡,难道不是在思我们那时的“在场”?---甜蜜的、其乐融融的、难舍难分的、难忘的光影和人景情的交汇。如果让我写一封情书,一封思乡的情书,我一定会写给我的故乡----云南曲靖。

                      01母亲的大麻花

      我大舅是个最爱吃、又会做菜的能干的人。母亲一生不爱做饭,但她的美食见闻颇广。如果我母亲绘声绘色地讲某一道菜是怎么做的,她一定是听我大舅讲的。我大舅吃过、见过、会做那道菜,我母亲只是转述做莱方法。我们小时候听母亲讲美食,馋得直流口水。

      我家做饭,我小时候是大姐、三姐和四姐负责。大姐负责挑水,三姐和四姐早上上学前负责刮一大筲箕洋芋(土豆),放学后姐妹们一起做饭。后来,大姐出嫁,做饭的是我三姐。我三姐出嫁后,我四姐去广州打工了,做饭的就是我。我做饭的历史很短,大约有一两年,我哥哥就结婚了,做饭就是嫂子做。所以,印象中母亲做饭很少,他总像男人一样地在田地里忙前忙后。干活回家后,看见嫂子的饭没有熟,她就挑着粪桶去地里边种菜、锄菜、浇菜……我的印象中没有吃过母亲做过什么像样的饭菜!

      如果我真要说出有一样跟母亲相关的食物,那就是大麻花----母亲的大麻花。

    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到了哥哥和三姐该结婚的时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父母为他们准备结婚的“大三件”:大衣柜、大蒙板床、写字台。早在前一两年,母亲就攒齐了打家具的木材,准备请木匠来做家具。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不一样了:门前堆放了一堆堆木材,木蹾、锯子、斧头、刨子随处可见,村里张木匠来帮我家打家具了。还没进家门,我就闻见一股奇特的香味!我赶紧跑到灶台前,我母亲围着围裙、手执锅铲,正盯着一锅热油看呢!那锅热油中,有一个像扭起的长辫子样的面食正在“滋滋”地炸响!我兴奋地问母亲:“这是什么啊?”母亲笑咪咪地告诉我:“油索!”“油索?怎么叫油索?”我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的油锁,咽了口涶沫。我还没有吃过什么“油索”呢!“油索”终于熟了,母亲把“油索”捞出来晾着。我看看直冒热气的金黄的“油索”,闻着猪油和菜油混和的香气,更是馋得直咽口水……母亲给了我一根“油索”,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嗯,绝香!在那个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没有之一!三姐下课后回家,她告诉我“油索”的书面语叫“麻花”。“麻花?为什么要叫麻花?”我问。三姐说:“它扭起来像个辫子,上面还撒了白芝麻。”好几天,我就看着母亲手上沾满白面粉,和面、揉面、搓、盘花、热油、炸麻花……我跃跃欲试,要母亲教我做麻花。可是我“盘”出来的麻花歪歪扭扭不说,还一头大,一头小,真个笑死人!那时候,小小的我多希望家里天天做家具,母亲天天拿着锅铲,围在灶台边做好吃的!

                    02 野生菌子餐

      菌,云南方言叫jie(四声);拾菌子叫“捡菌”。云南人对野生菌的喜爱,只有云南人才知道到底有多爱。拾菌子、买菌子、吃菌子会成为夏季很多人的外出游娱活动。

侄子超拾到的一朵野生菌

      今年夏天,云南的雨水分布很不均匀,曲靖更是突出,可称干旱。五六月份,几乎滴雨不下,气温升至30来度,人人叫苦连夫。从没有用过小风扇的曲靖人,不得不用风扇度命。七月中旬后,奇怪的是,天从不下大雨,但三五天下一回小雨。没有雨,菌子自然不见踪影。七月初,青头菌220--260元一公斤,小雨下透后,菌子长出来了。爱吃野生菌的曲靖人,就琢磨着去捡菌子。一日,侄子骏休息,开车带一家人去捡菌子。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一朵菌子也没有捡到。总不能白白地浪费汽油费吧?他花200块钱买了一斤青头菌姑姑(没有长开的菌子,不是叫姑妈的“姑姑”)回来,大嫂洗净炒熟后,只有一大碗菌子。真可谓贵!这是今年第一次吃到美味的青头菌!又一日,侄子超开车从沾益去菱角捡菌子!开车花上百块油钱,捡到了一朵菌子----一朵硕大的菌子---黄奶头!一朵菌子有一斤重!侄子超满心欢喜地拍照在我们的家庭群,引起轰动----点赞、询问、打听现场……还有一日早晨,我和儿子起床后,发现哥哥家一家子人不见了……最后才知道,他们一家子人六点钟起床去菱角捡菌子去了。他们都说,头一晚上吃饭时叫我去拾菌子了,但我没有回应,可是,我自己并没有觉得我听见他们说过这样的话!一阵失落袭上心头!中午,哥哥一家人在菱角乡的饭店吃菌子,拾到一些不多的菌子,晚上被嫂子炒成一大盘杂菌和一碗青头菌。后来,三姐夫又送来两斤洗好的青头菌,嫂子又支锅再炒。侄子雁说:“今晚的菌子真好吃!怎么越吃越多呀?”大家听后都笑了!真地,那晚我们吃的菌子真多!嫂子一勺一勺地把青头菌舀在我碗中,大家都劝我:“快多吃点!你一年到头就吃这几次!”   

                        03  荠莱馄饨

      “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俗谓是日以荠菜花置灶上,蚂蚁不上锅台。

      北京也偶有荠菜卖。菜市上卖的是园子里种的,茎白叶大,颜色较野生者浅淡,无香气。农贸市场间有南方的老太太挑了野生的来卖,则又过于细瘦,如一团乱发,制熟后强硬扎嘴。总不如南方野生的有味。

      江南人惯用荠菜包春卷,包馄饨,甚佳。我们家乡有用来包春卷的,用来包馄饨的没有----我们家乡没有“菜肉馄纯”。一般是凉拌。荠菜焯熟剁碎,界首茶干切细丁,入虾米,同拌。这道菜是可以上酒席作凉菜的。酒席上的凉拌荠菜都用手抟成一座尖塔,临吃推倒。

            ----汪曾祺《蒌蒿·枸杞·荠莱·马齿苋》

      读到这段文字,我想到了一种在云南曲靖老家吃过的荠菜。

      云南人以米饭为主食,并不如北方人那样嗜好面食。包子、面条、饺子、馄饨应该排名在米线、饵丝、饵块之后。早年,我分不清楚饺子和馄饨。荠菜馄饨是我做过的一种很独特的食品。三月春来,冬麦青青,肥嫩油绿。总爱在雨后,钻进小麦地,寻荠菜去。荠莱喜欢水肥丰富的地方。雨后的麦地,土地松软,荠菜很好拔。我们不喜欢带小刀或小锄头去,总怕荠菜沾上铁气。荠菜也不喜欢刀锄。麦苗地里,荠菜一经雨水的催发,几乎一夜之间长成,我们只要那种嫩得一掐汁水就冒出来的荠莱。手指一碰茎杆,硬硬的,不要。眼睛一看,长得老的,也不要。如荠菜开了小白花,更弃之如鄙履。肥嫩的荠菜寻来,清水洗净,细细地切碎,像切碎一个春天。荠莱不焯水,备用。新鲜五花肉绞成碎末,加入荠菜末,再加少许盐、酱油、味精,调成馅。馄饨皮摊开,一盘肉馅,一小碗清水,一折两点三捏,一个荠莱馄饨包好了。烧开水,下荠菜馄饨,煮熟后盛碗里,加少许汤,淋芝麻香油可食。味道极其鲜美、清香可口。后来,看见街上也有卖荠菜的,一经询问,说是种莱地里的,它在我心里就打了折。我也买过荠菜来包食荠莱馄饨,味道差野生荠菜很远。荠莱馄饨,我二十多年没吃到它了!荠菜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烧汤喝,味道也很特别。我没吃过荠菜包春卷和凉拌。春卷我不会做,以后机会适当,我想试试凉拌荠莱,按汪老的菜谱做一回吃个意思。

      我所有做饭的技能,大多来自三姐和嫂子的潜移默化。三姐做过的我喜欢的菜:红烧肉炖板粟、麻婆豆腐肉、青蒜苗炒牛肉、广式五花肉蒸芋头、猪蹄红枣炖花生、油煎厚牛干巴、药膳炖鸡汤……可以排列很长很长的莱单!早年间,我很多个假期都是在三姐家度过的,我吃过她做过的多少顿饭啊!可以这么说,亲情浓醇与否,与是否在一起共食、共饮有很大关系!用心、用情、用爱、怀着美好的愿望,做好每一顿饭,就是我嫂子和三姐的生活美学!母亲和我还稍嫌粗糙,但我们也是热爱生活的。

    故乡,你收到我的情书了吗?

嫂子做的家常菜 嫂子做的野生菌餐

             

相关文章

  • 思乡

    不忆思乡过, 低头吐血流。 易浪他乡六年整, 不忆思乡不悔过。 人生欲徒阴乡路 , 亲朋好友难落泪。 处处思乡不议...

  • 忆 那年 淮河青 碧波荡漾 怎奈难归去 梦中淮河模糊 忆不起那时清波 孤身登高望月思乡 又谁知游子天涯断肠 思乡愁...

  • 忆夏思乡

    忆夏思乡 那个你时常会因为某句话或某首歌就想起念起的城市 大抵是因为 那里有你放不下的人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是青春...

  • 忆夏思乡

    我看到了放学后的学堂,我也听到了树荫下的鸣蝉叫,我梦到了门前的那段河流,我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村庄。突然,我像一阵风...

  • 月夜忆思乡

    折步蟾宫梦未醒,独坐高阁心自伤。 嫦娥良会已永绝,洛神一逝而异乡。 咫尺谁知相思苦,天涯方恨两望难。 千里惆怅几人...

  • 思乡忆童年

    我的家乡是苏中平原上的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镇,虽不富庶,但宁静详和。 我离开她,已经二十年了。少年离家,现已中年在望。...

  • 思香

    异地飘零常思乡,思乡最思腌面香。 欲问此香何处有,尽在客家美食中。

  • 忆去趣·三行情书

    霜降秋凉 忆去趣 昔日笑颜不再

  • 托起未来《南京英语小主播》报道之 -- 马焱鹏

    忆夏思乡MoreanP-忆夏思乡 马焱鹏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四年级 一名善良、阳光又帅气的小男生 兴趣爱好: 围棋...

  • 忆趣

    回到初中时代,一个很稚嫩很单纯的时代。 突然想起平凡无趣的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起小“事故” 事情发生在什么季节,春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乡的情书:美食忆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mq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