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问题是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每个班都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了事,更多时候根本就不交,不做,成绩当然也就一塌糊涂。他们的成绩多是二三十来分,只要稍稍能提高他们的成绩,那么整个班的平均分会相对提高很多。
我曾经在一些学困生上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心里想着只要找他们来单独聊聊,多给予鼓励和关爱,那么他们提高几十分应该不难的。
于是,我经常课后找那些学困生到我办公室,对于那些纪律差的,我首先好好教训一顿,然后再好好鼓励他们,并分配有具体的任务给他们,让他们完成后及时交给我,我单独指导他们。
但结果并不理想。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基本没有谁能按时完成,也很少有人主动来交作业,多是要我主动去催他们。有些学生还给出各种理由,让我感到挺失望的。
等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进步,感觉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唯一让我有点安慰的是,有些学困生的纪律稍微好了点。。。
事后我仔细的思考分析,觉得那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学困生可不是一下子造成的,多是有历史原因的。
那些孩子,有些是留守儿童,父母没有好好管教,从小在家就不爱学习;
有些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就被宠得不行,哪里服你管教?
有些学困生心理本身就有点障碍,比较自卑内向,非一时能改变。。。
所以,作为一名科任老师,时间精力有限,教授班级又多,单靠课后时间的辅导,效果当然微乎其微。而且,很多时候,还会让自己独增烦恼,倒不如多欣赏和帮助那些成绩优异的,那些想学习的学生,帮他们把成绩更进一步,这样,会让你心情很舒畅!
近段时间来,我慢慢体会到,对那些学困生的过渡关注会大大地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心情。如果总是过多的关注那些成绩差的,那些习惯不好的,那些多动的,多嘴多舌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角,那么班级的正能量会变少,负能量增多,批评多,表扬少。当工作的内容总是围绕着解决问题,摆平关系,那么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将大大降低,老师在学生中的信誉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告诫自己,表现好的,安静的孩子要多加关注。那些眼神清澈的孩子,那些面色潮红的孩子,那些胆怯地举手发言的孩子,那些大方稳健的回答和互动的孩子,那些从不随声附和的孩子,我一定要认真地读他的表情,要恰到好处地找到他最闪光的地方,鼓励,放大,表扬甚至感动。
欣赏那些最好的,就像欣赏满园的花开,就像欣赏满眼的草绿,就像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就像咀嚼一首静美的小诗,就像欣赏一幅清丽的画,何乐而不为呢!何必盯着那些枯枝去伤感,看着那些落叶想飘零,随着流水去怨叹呢!
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优,不是补差。只有抱着培优的态度,你才能培育出优秀人才,关注好学生,才能改变差生。把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培养的更好,将他们树立为榜样,让他们起到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和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从而影响差生。而补差,永远是越补越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
所以,教师,你的眼里都是优秀的孩子!
至于有关学困生的具体教育问题,我倒想起了范家小学的故事。这是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分享的何帆探访利州区范家小学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学校或许是那些学困生的天堂。
范家小学是一所山村寄宿公立小学。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苟村一组,而且还要一小时车程才能到的大山深处。全校有一、三、四、五、六年级5个教学班,43名学生,28名学龄前儿童,13名教师。其中,四年级仅5名学生。
据了解,范家小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离婚了,也有母亲患病的,比如抑郁症、精神疾病,都有。有的孩子自身存在缺陷,比如有聋哑儿童,也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即使家庭比较完整,大部分父母也因为外出打工,没有陪在孩子的身边。
所以,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是留守儿童。如果他们是在城市里的学校读书的话,估计大部分都是让我们老师头疼的学困生吧。然而,在范家小学却完全是另一番情况。何帆老师说,这所小学里的孩子,是他见过的最快乐、最自信的孩子。
在范家小学,孩子们和老师的关系非常融洽,老师们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孩子的脸蛋,孩子们会直接冲到老师的怀里去。
而且,这所小学教育理念是很先进的。
首先,范家小学都是小班教学。现在一个班最多也就七八个人。教室的前面是液晶黑板,学生会用平板电脑做数学题,墙上挂的都是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其次,范家小学采用的是项目制教学法。这也是大家很推崇的芬兰的教育方式。在范家小学,一个工作坊会有不同年级的孩子共同参与。
最后,范家小学的学生们不会整天都坐在教室里上课,老师会常常带着同学们去做实地调研。比如学校会带着孩子们去看水电站是怎么发电的,去研究一个社区的历史等等,让孩子们接触到大自然。
在范家小学的布告栏里,他们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这样的:
学生要有阅读的爱好,要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能流利地朗读,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养成爱清洁的卫生习惯,至少要有两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
最后才是课业发展良好。
学校会尊重每一个孩子,善于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并为孩子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时还会为困境学生举办个人画展。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学生可以坐着,可以站着,也可以走到讲台前面。
大山里的学校,由于在高考面前,确实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升学率”这个指标对这个学校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大家自然就不玩命追求那个目标。这个学校天然就不再是应试教育了。
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奔的那个教育目标,就不再是分数,而更有可能回到教育的初始目的——育人,让学生成为社会合格的一份子。
所以,你说那些学困生进入到这样的学校学习,是不是他们的天堂呢?
身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这样的学校多么的稀少和珍贵!
如果我家长,我会非常的乐意送我的孩子过去读。
这样的学校,希望是越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