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是喜欢写作文的,那个时候老师每周都会评讲作文,我的往往是那篇被选中的优秀文章。那个时候写作兴趣很浓,特别渴望自己的文章能够被发表,上了初中,也经常去把自己的文章认认真真誊写好后寄到到作文编辑部去,但往往是石沉大海。现在看看那些保留的文章,真的是不堪一击,但是对比其他农村学生,应该还算是好一些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我可能是比他们多读了几本书,多了几句创造性的语句,就成了老师眼中的优秀文章。
长大后,逐渐淡忘了写作,即使写也是为了完成任务。直到2015年,我的写作激情再次被点燃。
那一年,我认识了糊涂群主;那一年,我开始探讨课堂以外的知识;那一年,我开始了阅读和写作,加速了自我成长的步伐。
和学校的小伙伴一起尝试研究课题,学校首开综合研究课活动课,让我先行。两项任务都是新的挑战,当时教体局负责这两项工作的就是糊涂群主,她是个极其认真的人。当时我们的课题立项申报书修改了不知多少遍,在她的逼迫下我们不得不找到相关的书籍来阅读,来从中汲取材料,综合整理变成自己的内容。后来在开展这两项活动时,我清晰的记得她的话:“有图,有文字,有真相!”无论是研究课题还是综合实践活动,都要及时记录。从那时起,我开始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行程。那一年我笔记本写了满满的三本,虽然有时记录的乱七八糟,字不成行,但那毕竟是自己成长的经历。
2016年下半年,我们第一个课题结题,和糊涂群主一起研究第二个课题——《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了让我们的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分为五部分:课题研究,课例研究,阅读,写作,信息技术,除了主持人,每个成员负责一部分,而我所负责的就是写作这一块儿。从此,和写作接下了不解之缘。
我们不仅仅要进行课题研究,还要进行平台的操作,利用平台对教师进行写作的指导,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那时候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台,很多时候每人负责的那一块儿都需要自己去讲。对于指导教师写作,我压力特别大,那段时间我要不断的啃读相关的书籍,及时的记录和汇总,还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谈感悟,这样才能把理论落到实处。对于课题的开展也要及时的记录,还要组建我们的团写作团队,为团队做策划。需要的多了,写的也就多了,起来也越来越顺手了。
为了便于积累整理,我把文字从手拿的笔记本转移到电脑笔记本,为了方便及时记录,我又把文字从电脑,笔记本转移到手机上。我现在每天简书日更打卡,汇总文字已将近90万字。
每天的简书日更已成了我的日常,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虽然内容写的很乱,但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并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静下心来,把以前的作品整理归纳。并不奢望它能出版,也不奢望更多的人去关注,但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与写作结伴而行,让生命留下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