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作者: 蓝天卫士_1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7:15 被阅读86次

          昨天看见一小男孩,三四岁的光景,居然有模有样摇头晃脑在那背诵《三字经》,使我感触挺深。的确现在不少学校或幼儿园都开展了国学教育,主要是因为现代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由于家长的宠爱和疏忽,不少孩子养成了以己为中心、依赖性强、任性等坏习惯。而国学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小故事,让孩子既感兴趣又能潜移默化的记住当中的道理。

          说到《三字经》,它是我国传统启蒙教育第一书,全书1140个字,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将人们引入到人性的探索与研究中,也把教育与道德紧密连接在了一起。关于人性,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其实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告子上》一文中就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句子。孟子说人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辞让之心,有是非之心。人为什么有这四种心呢?因为这是天赋予人的本性,天道本是仁道,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为什么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的孩子,长大之后的性情、行为、品德、成就却大相径庭呢?这就是不同教育的结果。每个人的学习环境和所学内容不同,一天天长大之后,习惯和性情就有所差别了。

        其实除此以外,中国文化里还存在着“性恶论”、“性不善不恶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性不善不恶论”是告子提出来的。告子与孟子是师生,也是朋友。告子认为,人之本性像一张白纸,不能称为善和恶,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孩子生来的人性是什么样,后天接触的人很重要。

        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或是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他们都希望用教育的方式教育世入,修养完善人性。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善良之人相处,因为善良的人没有害人之举,没有骗人之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弱者的帮扶,对贫穷的援助,对逆境的忍耐,对错误的宽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所以,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自己人性外, 更能分清是非善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o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