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电子秤取代杆秤,大致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正是因为商贩在使用杆秤时很容易做假,政府相关部门渐渐在强行取缔杆秤。比如卖出时换小秤砣,明明两斤重的东西被称出两斤六两甚至三四斤。买入时换大秤砣,明明三斤重的东西被称出两斤甚至两斤不到。
难道商贩在使用电子秤时就做不了假或很难做假?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店家使用的电子秤,也由早些年的指针式电子秤升级为电子屏显示电子秤,直到现如今的液晶屏显示的电子秤。三种电子秤的力学原理大致相同~~都是物重的压力通过传感器,传输给电子系统,电子系统把"压力"翻译成"示数"呈现在屏上。相比之下,使用指针式电子秤更易作弊。比如卖出时指针调在零刻线右侧,称量结果的示数大于实际物重。买入时则相反指针调在零刻线左侧 。
难不成,液晶显示屏电子秤或电子显示屏电子秤,在被使用时就不会被商贩做手脚吗?其实不然。
正确使用电子秤时,是要求秤体放在硬质的水平面上,并且达到四脚平衡。如果放在泡沫、纸箱等有一定弹性的柔和平面上时,尽管放置水平,也是有可能出现误差的。但这种误差不一定会使所称物品“变重”,也有可能使物品“变轻”。因为电子秤是通过传感器测出物品重量的,而传感器是在电子秤内部,如果电子秤的四脚受力不均,就会导致电子秤中的传感器失去“准头”。
什么情况下会使得称量结果偏重呢?当秤体放置在硬质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称重时,物重与秤盘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大小相等,这时称出的结果准确。就算是秤下垫上水平的泡沫、纸板时,物品放入秤盘时轻拿轻放,称出的结果也几乎没有误差。
但是,如果物品放入秤盘时是"扔上去"或"抛进去"的,秤体对泡沫支撑面的冲击力会引起泡沫支掌面变形缓冲,给予秤体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就是这个加速度,导致托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物体的重力,从而会出现超重现象,由此,秤显示的读数会偏大。
再高级的秤,也是人发明和制造的。既然如此,就一定可以在秤的使用上寻得到作弊办法。在顾客群体中,是学物理专业或物理老师的,毕竟是极少数的。商贩中,懂得"超重现象″原理的也是凤毛麟角。不法商贩利用泡沫的向上缓冲,釆取"扔上去"或"抛进去"的办法达到增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从哪学来的?
若要制止利欲熏心的不法商贩这种欺诈行为,指望其良心发现肯定是不行的。当市场监管力量缺位时,我的这篇科普小文章,或许会唤醒不少市民的自我维权意识呢。
但愿公道之秤常在人间,良心之秤永驻心间!
鹤舞松泉原创语录2018年第17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