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最初,当看到这次的作业是写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时候,有一丝的迷茫,不知从何下手。
这几年发生很多的事,在阅读和写作上,荒废了很多,有时下笔都不知从何着手,跟理不出思绪。
突然想起,最近很喜爱的一个抖音博主:小鱼海棠,她视频内容的主题是励志和999个很帅的男生拍照,指的是邀请陌生的帅气小哥哥,组CP与她一起拍摄情侣照,会设定特定的主题,搭配不同的生活场景、不同的服装类型,演绎不同的状态。
看过她的视频的人,应该都知道,每次拍照之前她都会化妆,很多都说她的颜值和身材实则一般,皮肤也黑黑的,不过她敢于提出向999个小哥哥挑战一起拍情侣照的勇气,真的挺让人佩服的。
这让我想到十年前在北京看的一本书,《百吻巴黎》,同样是一个勇气可嘉的女孩,在巴黎的街道,邀请100个陌生人,拍摄亲吻的照片,记录下那个城市赋予的浪漫和率真。
这位勇敢的女孩,叫杨雅晴,来自台湾,当时在巴黎的音乐学院攻读学位。在她尚未抵达巴黎时,与100个人亲吻的画面,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只是“你是不是太饥渴啦?”“这岂不是荡妇吗?”“你别丢脸了”无情的声音,让她打消了念头。
然而,两年之后,或许是巴黎这座包容万千的城市,让她打开了心扉,坦然地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
于是,这本书才有了生的希望。
书的内容,简单而又有趣,自始至终,在她的篇幅中,你都能看到一只狗狗的身影,一只叫妮妮,陪伴雅晴在巴黎的精彩生活,同时也是她这次浪漫又爆裂的行为艺术的见证者。
文中记录与100人亲吻的过程,分别用当地的地名作为章节,记录下那美好的瞬间。
比如第一节,是在奥赛美术馆的广场,被雅晴选中一起完成第一个“人类之吻”的可爱男主,是一个年轻的工人,戴着白色粗狂的太阳眼镜,棕色的卷发,T恤牛仔,正在工作。
那时的她,踌躇满志又犹豫不决,又假装若无其事般跟男主叙述要亲他的理由,心中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以至于成功的喜悦都让她忘了男主的脸,明明是一个帅哥啊,反倒形容成“哼哼唱唱的棕色小鸟”。
有了首例的成功,后面的事,就不再成为难事,事情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顺利地展开了。
在照片中,我们所能看到的,除了最初的奥赛美术馆,还有圣叙尔皮斯教堂、卢森堡公园、凯旋门、蓬比杜中心、卢浮宫金字塔、双倍桥、圣米歇尔桥、加尼叶歌剧院、库柏赫灯塔……巴黎,你能想到的地方,她都一次性带你去领略,感受那座城市的风景,以及人文和温情。
“教堂前有一座巨大、鹅黄色的喷泉,肃穆的四主教雕像居高领下,清澈透明的泉水呈片状流泻下来,就像是教主对子民诉说着潺潺的教义,无尽的温暖和爱跟着水流循环,使每颗驻足于此的心得到平静。”
“和平墙是透明、玻璃制的,多么巧妙!透明的玻璃依然是墙,但也称不上墙了,玻璃上浮着各国语言的‘和平’字样,轻柔且绵长地在一片草皮上散发‘和平’的气味。”
“七月的巴黎晚霞,要再天气晴朗的晚上9半之后才会露面,四季的晚霞颜色都不同……现在,我眼前所看到的是带绿的宝蓝底色、粉橘色丝状晕染的线条错落其中,还有半片米色的朦胧。”
巴黎的美,在字里行间,映象在眼前,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朦胧美,不知你是否要一种想要冲过去的想法,直接揭开她那美丽的面纱?
坦诚,我有。想去巴黎转转,实地考察一番,看看那的一切人和景是否正的如同雅晴的笔下所呈现的一般,那么的吸引人。
同时,在这个故事里,有的不止是巴黎,还有台北,那是生养她的地方,有她爱的人儿,有小部分的篇幅,记录在她勇往直前的故事。
100张照片,有不同的风景,还有那属于雅晴的100位主角。
这里有男有女,有来自各样各业的人,有工人、泊车小哥、军人、街头艺人、保安、学生、吉他手、教授……不分职业、不分老幼、不分国籍,在雅晴的邀请下,配合着完成她的诉求,那样的一份温柔,丝丝入人心弦。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边缘是一道周密而深邃、孔雀蓝的光环,向着圆心延伸,逐渐转为碧澄澄的绿波,而瞳孔竟是透明琥铂色,从中点放射出去的丝线清晰可见,比世间任何一种宝石都还要魅奇、美丽,就像两个妖艳的小精灵,在通往异世界的入口处晃荡,诱惑着我不顾一切往里头跳。”
试问,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男人,是怎样的迷人,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嘛?
100张照片里,还有一只妮妮。狗狗妮妮,出现在了很多的照片中,陪伴她在巴黎的精彩生活。
当然,这所有的背后,还有陪伴雅晴的摄影师,小白。如同小鱼海棠的大黄,小白在雅晴的这条浪漫的行为艺术路上一直坚守着,你时常也能从文中看到他的身影。
其实,这里还有一张特殊的照片,编号为101的照片,是雅晴在家中,对着镜子亲吻的照片,是她对过去358天的一个告别,纪念百吻的结束。
结束,何尝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她的百吻之旅,在358天后结束了,但她人生中最深刻的亲吻还等这她。这样的一段经历,对于19岁的年华来说,何尝不是最美好的回忆。
她在感受巴黎这座城市的情怀,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每一次邀约都是一次考验,尴尬也好,被拒绝也罢,从最初的挣扎到勇敢地索吻,都是人生的历程,不管应对什么样的事情,它都有可能发生。
重点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切身体会。一看到书名的时候,就买了,没有丝毫的犹豫。看完这本书后,心中涟漪不断,不自觉地说“我也想拍”。
朋友那时就说,那我帮你拍啊。然而,我犹豫了。当时的自己并不明白为什么犹豫了,如今想来,或许正如雅晴最初的挣扎一样,害怕面对可怕的声音,或许内心想要的只是那勇敢的力量,该死的勇气。
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去挑战和执行自己想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