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来小小的更新一下,2年过去了,再看曾经自己的回答,不仅感慨要做到说的那些还是很难的,没有很多实习,营销背景的法硕找工作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学科评估为b所以没有优势,英语也没有坚持学习,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补法律基础和考证上了,不过我们的师兄师姐就业都还不错(也可能是就业好的才人尽皆知,不好的没人知道)。
但其实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读研以来我最大的收获是——认知的改变。
首先是对世界的认知,有一个教授讲了个故事,一支笔掉在地上,蚂蚁看到认为是障碍物,狗看到认为是玩具,而我们人看到认为就是一支笔。
那么谁错了?谁都没有错,在不同主体的世界里,ta们都是对的。在不触及国家民族大义法律底线的情况下,没有绝对的对错,并非非黑即白。
因此当有人与我们意见相左,或者很奇怪别人为什么要那么做时,不要忙着去纠正和否定,那是在用自己世界的准则去给别人世界准则纠偏,就像人认为狗把那么贵重的笔当玩具太不可思议,非得让狗学会用笔一样。
所以也没有必要为别人的冒犯而耿耿于怀,不同的世界而已,要么相忘于江湖,要么彼此取长补短。就算别人莫名其妙伤害了我们,既然别人出了气,那么这个矛盾就不会越滚越大,也就到此为止,不会酿成更大的灾祸了,我们还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反思不足,不也是件好事吗?
其次是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其实很难接受真实的自己,很难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阴暗面。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阴暗面,我们会拒绝,会焦虑,会痛苦,会自卑或自负。这里说的不足不是简简单单粗心、脾气不好等比较浅显的不足,而是一向追求善良的人发现自己会嫉妒,一向追求上进优秀的人发现自己自控力专注力差,一向追求乐观阳光的人发现自己其实看待事情很悲观,经常输出负面情绪等等。
这些真实的自己往往身边的朋友不会提出来,因为触及人格尊严,会遭受我们来自自我保护的强烈反抗。但如果我们永远意识不到这些的存在,那我们永远也达不到我们的追求。
接受真实的自己,当自己坐在图书馆一个上午只是刷了一上午手机的时候,告诉自己:噢,原来你是这样的你,原来你的自控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没关系,就当作休息了,接下来好好学就好了。当我们不再为逝去的时光懊悔,不再为自己的不自制憎恨,平静地接受这一切,心无旁骛地迎接接下来的时间,生活会幸福很多。
也只有先接受自己,自己觉得想要改变,而不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其他人的观念才改变,才能快乐地改变。
我认为能从自己身上获得能量,从自己身上治愈自己,从自己身上认可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爱和强大。
这些都是我这两年的收获,分享给大家,也许有不同观点,也许不够成熟,也许有错误的地方,但都只是现阶段我的理解了,我的人生阅历仅仅是读了十来年书,还大多是专业知识,不足就太正常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定虚心请教。
回到正题,我的这些体会其实和读研没有太大关系,但确实是读研期间感悟到的,我很感谢有两个爱思考的好朋友,也感谢给我讲笔的故事的教授,也很感谢参加的那些心理学小活动,让我有所成长。
读研与否重要吗?各位自行判断了,我始终觉得目前过得好不好不重要,过去怎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刻开始,我们越走越向上,是自己认为自己处于一种精神状态饱满,积极为理想目标拼搏,积极面对一切美好和困境的状态。
毕竟,逆风翻盘的例子太多了,大器晚成的例子也太多了,最关键的是,我们会因此获得自足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