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本周实修“如何看见自己的模式”觉察分享作业:
用“外化对话”的方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要求:
1、 用第三人称“他”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仿佛你是跟自己一起长大的朋友,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
2、 从原生家庭讲起,一直讲到今天;
3、 大概描述一下源生家庭以及成长的环境;
4、 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模式,这个模式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5、 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模式,这个模式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一切皆有可能,你打算如何改变,请你想像改变后的人生方方面面(注:团长下面的示范是已经改变了的,如果你有一些已经改变了的,可以像团长那样写,如果你想改还没改的,可以透过想像去写未来改变后的情景)。
期待各位朋友的觉察和分享~[玫瑰]
今天介绍一下我的朋友,她是来自于三姐妹家庭里面的老大,都叫她大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所以两个妹妹都是她协助带大的。也因为是老大的原因,从小就习惯于礼让,外人看起来一直都是乖巧懂事不爱说话会照顾人的孩子。
她的父母是很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父母也没有在她们面前吵过架,家庭关系一直很和睦。父亲勤劳乐观,在农贸市场做生意,常年顾不上家,每天凌晨忙到傍晚才回家,即使这么累,也从来没有听到过父亲的一句抱怨,他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总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一面。父亲有空的时候就会跟她说一些古书里面的故事,然后告诉她要知足常乐。这也是在小时候记忆里被父亲提到最多的一个词。这种乐观的心态也一直影响她。
她的母亲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是蕙质兰心,通情达理,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母亲一人承包,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母亲除了基本的农活家务外还养了十几头猪,种了几亩田。都是母亲一人完成,她尝试过去帮助母亲,但是总是被母亲拒绝“你的任务搞好你自己的学习和带好妹妹。”她外公虽然是某学校校长,但是她母亲几乎没有读过书,可能她母亲也会对外公有一定的埋怨,所以学习上遇到任何不懂问题,她都被母亲安排到外公那里去请教。
童年就在这无忧无虑的快乐度过。父母看来以身作则同时尽自己最大努力提供最好的环境就是给孩子的教育。在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父亲通过关系把她转到城里的小学来念书,一直在农村待着的娃突然面对截然不同的环境除了兴奋外还有自卑,每次开家长会她的父母都是缺席的,那时交通不便,晚上过来更不方便,而且在农村学校那时从来没有开家长会一事,每到这个时候她都希望自己是其他学生中的一员,哪怕最调皮学习最差的那个都行。有时会觉得老师和同学会用有色眼镜看她,自己的见识和家庭条件都与城里人完全两个世界。小学初中这几年虽然成绩不错,也有真心朋友,但是自卑从来没有离开过。
家里孩子多,跟父母沟通的机会少,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是默默做事。可能从小习惯于忍让和妥协,所以在后来一些事情决策上总是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总想顾着其他所有人都和谐。比如文理科分班的时候,她所在的班级被定位文科班,其实她很想转到理科班去,但是班主任多次劝阻后就妥协了,选择了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文科。
大学也是随着家人的希望选择了师范类的院校,但是最终没有走上教书育人之路。或许是外公教书育人的形象在她心理印象太深,以至于害怕自己也会想他那样为了工作连自己的家人孩子都顾不上,或许是自卑感让她没有自信去参与到复杂的人际交往体系中去。
工作后她选择的都是小公司,她觉得小公司人际关系简单,不用顾太多,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结婚后生活中也有部分问题,她可能是小时候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倾诉,潜意识里有倾诉和控制他人的欲望,所以她认为正确的观点或者事情也希望家人按照她的想法去执行去做,如果不执行,她就会觉得很烦恼,引起家庭矛盾。
感谢团长这堂课,引导我从第三者角度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从不专业角度上分析了过往的自己,看到了部分问题。目前还没有重新进入职场的打算,暂时专心研究孩子和家庭的种种,希望自己在做家长这个角色中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