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周只工作40小时,产生不了科学家、艺术家(2) | 只为读懂你

一周只工作40小时,产生不了科学家、艺术家(2) | 只为读懂你

作者: 中华有为_luo_ | 来源:发表于2024-08-14 19:49 被阅读0次

作者:任正非,2017年1月11日

来源:任总在2017年市场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成都南站

二、从铁的奋斗洪流中选拔成千上万的接班人。 1、在实践中方显奋斗本色,通过流动保持组织的活力。

公司决定今年破格提拔“4000+人”,我们让优秀人员快速成长,但是以责任结果考核干部的政策不变。

我们一定要加强中、高级干部和专家的实践循环,在循环中扩大视野、增加见识,提高能力。这就是熵减。万物生长是熵减,战略预备队循环流动是熵减,干部增加实践知识是熵减,破格提拔干部也是熵减,合理的年龄退休也是熵减…… 我们不能让惰怠在公司生长。一周只有四十小时用于工作,是产生不了科学家、艺术家的。公司有些年青人踏踏实实做事,成长很快,你们要去研究一下。

我们一直认为,中、低级员工可以温暖幸福、快乐平凡,因为他们是被指挥者,除非他们胸有抱负,或者被末位淘汰。平凡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对而言收入不高,但是也够花,因为根据不同责任、不同贡献有不同待遇。 但中、高级干部、专家和有追求的中、低级员工,应该勇于到洪流中去,向一切有经验的人学习,当然也可以向市场人员学习,他们在战争的国家、艰苦的地区,不也是远离家人吗?既然胸怀大志,就要有相应的付出。我们要增加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数量配置,公司运行规范化后,主官的数量减少,专家及专业人士增加。 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复杂,主官不可能像小公司一样事事都明白,主官对不确定性的决策来源于专家及职员大量的贡献。

国内研究所的管理团队必须是国际化水平、全球化视野的,不能出现本地化团队。否则成为“中国风”,慢慢就沉淀下来了,然后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逼迫大规模换血、淘汰,另一种则是逐步在此基础上改良,让干部、专家走向战场。 上战场去,让生命的火花放射光芒。只有循环流动起来,才能熵减。因此,干部和专家的流动一定要制度化,常务董事会已经形成了关于干部流动原则的决议,要形成细则,逐步落实。要具有全球化水平,而不是孤芳自赏。通过流动拓宽视野,丰富经验,完善技能,才能胜任管理规模庞大、高度复杂的业务。

2、敢于破格使用人才。

人的工作生命其实很短,这讲的是生理生命。由于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是人人到老都能不断追日(追上时代步伐),知识生命更短。我们自己一定要在最佳时间、最佳角色,作出最佳贡献。组织也一定要在他冲上甘岭时,多给他一包方便面。 我们今年将要破格提拔4000~5000名优秀员工,是否可以按去年的组织绩效结果,把指标分到各个团队。我们一定要培养一批勇于担责、善于担责的优秀领头雁。人才也要贯彻日落法,飞不动了,可以排到雁行的后面,顺风省力一些。领头雁需要很勇敢。

我们要相信绝大多数员工是英雄。这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华为的英雄会越来越多。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每一个英雄要有奋斗精神,也要有奋斗技能,所以我们对英雄没有一定的模式和要求,更多的是鼓励。我们要形成一支英勇无畏、头脑清醒、方向清晰的奋斗队伍。 在集体主义中的个人主义是允许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个人主义是为了这个集体,使我们的队伍五彩缤纷,在竞争中团结,在团结中竞争。 华为公司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我们的个人主义就是要创造价值,为国家做出贡献,至少给中国政府缴了三千亿的税。我们的集体主义就是国家主义。

是英雄,还不是英雄的人,我都认为他是。在山脚下一拍他肩膀,他扛着炸药包就冲上上甘岭了,怎么不是英雄呢?“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我们对英雄要有正向肯定,过去我们360度考核,可能总在挑英雄的缺点,不是挑优点,考核方式需要改变。我们各级干部对人要多鼓励,不要指责过多,当大多数人沉默的时候,就麻烦了。人的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还是强调以贡献为中心,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就被提拔、涨薪。 如何能够培养一批优秀干部,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站到第一线去?这是我们的命题。因为华为迟早要面临接班问题,人的生命总要终结。华为最伟大的一点是建立了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技术会随着时代发展被淘汰,但是管理体系不会。华为活下来,才能使管理体系生存下去,这是宝贵财富。如何让优秀干部成长起来,能够承担责任和创造价值?我们要向很多人学习。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废江河万古流。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已经站在一个良好的平台上了,我们要立志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经过28年的努力,我们的变革终于开始落地。运筹不在帷幄而在沙场,决胜不在千里而在心里,所有人都要走向前线。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破格选拔那些有成功实践经验,或在本职岗位十分认真负责的人。我们在这大河奔腾中,努力划桨,不要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历史总是会优胜劣汰的,我们力争晚一些淘汰我们,但我们永远左右不了历史,我们只有努力去在顺应历史中,顽强的表现自己。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废江河万古流。多少公司在繁荣鼎盛时期轰然倒下,鲜花的背后可能是墓志铭。别人的教训,就是我的座右铭。但愿鲜花的后面,仍然是绿茵。 报送: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主送:全体员工,全公开二一七年一月十八日

相关文章

  • 艺术与工作,待润色修改

    产生不了艺术家,是工作的错? 难道我不会工作吗? 我还认为,绝不存在一个时刻,你的学习彻底完成,然后从此你可以身怀...

  • 【哲学无价】

    无疑这就是事实 世界奖励科学家资助艺术家冷待哲学家 社会奖励科学家资助艺术家冷待哲学家 企业奖励科学家资助艺术家冷...

  • 《设计学概论》笔记-第六章第一节02

    二、美术家兼设计师 1、文艺复兴时期:工艺和艺术在观念上有了区分,艺术家作为学者和科学家的观念产生了。“艺术家终于...

  • 这一年

    这一年 我从晨曦走到日暮,追寻春的足迹。 我读文字,读岁月,读沧桑。只为读懂你的心思。 为了提高自己,我戒掉了饭局...

  • 反证法证明中国制度

    证明不可能出科学家,艺术家等。

  • 教育功利化

    教育功利化,学校只统计多少当大官的,有多少科学家、艺术家、体育名家,只上榜名人,偶尔为之没有什么,成为一个唯...

  • 随笔

    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里,有着不同的烦恼,我读不懂你的愁,你体会不了我的苦。

  • 民间再也产生不了伟大的科学家了?

    这话也不能这么说,你像我就是一个伟大的民科,我曾经用敲桌子震板凳的方法发现了引力波,我还用打台球的方式发现了微粒之...

  • 爱自己,你爱了吗?是做自己?

    如果,你是科学家,那就做科学家,而不要试图成为活动家,如果你是艺术家,那就做艺术家,不要试图成为学者,如果你只是一...

  • 0423 今日剽悍~小复盘

    1.早起6:30早餐,早睡11:30✅ 2.每天2页阅读并输出3点内容!✅ 3.懂你英语✅,➕扇贝1篇阅读 懂你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只工作40小时,产生不了科学家、艺术家(2) | 只为读懂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vs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