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想法
『荐读』青年人的礼让底线在哪里?

『荐读』青年人的礼让底线在哪里?

作者: 翙尘思考录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8:59 被阅读1次

篇首语:应该与必须能否等价?是否因为你年轻就须让出自身利益以满足别人?道德,从来都是约束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


读到《对不起,善良不是我的义务》的文章,里面讲述了一位知名律师在火车上换铺被拒的事情,引发了社会热议。

律师带着两个孩子乘坐长途火车,先后找了三次人想把上铺换作下铺。前两次被拒绝,第三次得偿所愿。他在微博写下感想,记录了轻微的感谢,与详细的被拒经过,言语里是“教导”不愿意换铺的两位青年——“只是有朝一日,你们也会为人父。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

这不免得让人多思。也许他觉得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太多了,找人换下铺,对方就应该换,不然就是没有道德观念。但是,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秩序都需要大家自觉遵守,如果双方没有达成默契而埋怨对方,搞道德绑架就不对了。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好事,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做出了表率。但老年人以及带着小孩的大人抢位子,也屡见不鲜。

以地铁为例,在屏蔽门两侧排好队,带小孩的大人来晚了害怕没有位子,就叫孩子“堵”到屏蔽门(列车车门出口位置)。车门一开,孩子就往里冲抢位子,还要双手伸开给大人留位子。部分老年人同样如此,毫不顾忌别人感受。我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心里暗自被惹出一团火来,刚想坐在空位时,却听到对我说“这里有人了”。

说严重点,一个是没有教养。说严重点,一个是倚老卖老。再或换句话讲,他们打破了社会秩序,违规占用公共资源,而这种破坏的结果就是要让遵守秩序的人们买单!这不公平,更会造成社会风气的恶化。

现代都市社会里的年轻人在职场辛苦打拼,而每每想到通勤就恼火得很。为什么?只要你去一趟北京、上海、深圳就知道了,上下班到点的那个拥挤,真的会让人挤到崩溃。

去北京实习期间,那时我住在通州,光地铁就得花俩小时,还别说一路得站着。6点起床出门,其实更多的人是5点就起了,赶地铁上班。人多了去,能挤上就不错了,大家统一了没睡醒的样子。回想起来真的很心酸,离市区远,房租又贵,起早贪黑,年轻人真的太不容易。

有一位老人(年纪也不算大)上了公交车,见没人让座,就走到一位女中学生旁边,要求她让座。女学生正逢例假身体不舒服。大爷不依不饶不仅谩骂,最后甚至一屁股坐在了女生的腿上,逼其让座。

有一位老人也是在公交车上,见没人给他让座,车里也没有学生,他就希望旁边的青年女子让座。由于这位老人请求让座没有礼貌的言语,女子不愿起身,因而争吵。老人一记响亮耳光扇在了女子脸上。

遇到过多次地铁无位、也没人及时反应让座给带小孩的人。于是,大人会把“不要摔倒了”、“去叔叔/阿姨旁边站好”“你身体弱站不稳”等类似的话说得相当大声,就怕整个车厢听不见似的。于是就有人起身让座了,的确,他们深谙“如何得到位子”的秘诀——那就是搞道德绑架。

无论公交还是地铁都有“老弱病残孕”的让座文明标识。墨守成规,大家大都会主动让座给需要的人。但奇怪的是不知何时,这些让座的人变成了“一定是年轻人”!从善良的体现和道德的高度,慢慢变成了义务性和规定好的动作。要知道,现在让座的也大都是年轻人。如果无人让座,麻烦您礼貌地、温柔地与对方沟通,表达你的意愿,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A和B两个人是同事。同事A上班开车,同事B乘公共交通。某次聊天得知B在A的上班途中的附近居住(得绕点路),想着搞好关系,上班就客气地顺道接下B,想着就几次,应该没关系。接送几次之后,A也不想再麻烦,有一次就没接B。谁知道,B竟然打电话来责怪A,为什么不要接他。于是,已在上班路上的A编了个理由,转头又绕去接B了。人都有特殊情况的时候,A有次孩子生病,急着带去医院。这下好,接不上B,B竟然又来责怪A。气得A是憋屈,又难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春晚的某个相声节目里说了,这就是——灌肠(惯常)!联系到前面所说的律师换铺、老人要座等社会热点,不都是沉默不发声、惯常惯出来的嘛!是的,是年轻人太好了,以致于把一些人惯坏、宠坏。所以,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不能再惯常!

每一个年轻女性会肚子疼不舒服,这时非要让座吗?每一个年轻男性都背着沉重电脑奔波劳累,想休息下也有错吗?还记得网络上一张图片,城市职场女性脱了高跟鞋,赤脚走在往地铁站的楼梯上,留给大家的只是一个背影。

难道每一个退休的人都是脆弱至极,身体每一个好的,没有位子坐就一定会犯病?我看,不见得吧,上了车就是“弱”,下了车还不是面带微笑地扬长而去,时不时还在车厢里剥大蒜、随地吐痰。

难道每一个孩子都必须要坐着,才不会摔倒?难道每一个小孩都永远长不大,必须要有位置才能健康成长,才能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我看,不见得吧,上了车就是“弱”,下了车还不是活泼乱跳的,时不时还在车厢里乱跑大叫,家长不管。

及时帮助,请优先考虑残障人士、孕妇、怀抱婴幼儿的人、生病的人。但并不是任何人,我们都得让座,以致于助长不正之风。你的善良,从来不是义务。要懂得,成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别让自己的善良变成了一种累赘。我早在网络发表过一篇文章《成人的世界不一定要独自承担》,在这个物质欲横流的社会里,年轻人们很多时候已经承担了超出他们身体和心理极限的压力。

文明礼让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但是,不应该把社会风气搞成道德绑架,文明礼让也要有底线,尤其年轻人们要注意这一点。别把社会上一部分老人以及带孩子的成人给惯坏了,凡事要讲个道理,身处社会首先就该遵守基本的行为准则。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合理的文明礼让,于公于私才是有益的。

文明礼让要内化,要倡导,要宣传。文明礼让,一定要有原则。一是考虑自己身体是否吃得消,有无条件做出礼让,不然一味牺牲可能得不偿失;二是对方的外在条件是否达到了该受礼让的要求,如果身体健壮或没有礼貌,为何做出没有意义的行为,还受了委屈。

道德,从来都是约束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所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社会的所有重担,不管责任归属全给年轻人扛着,他们哪还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做正事呢,为何还要在疲累的身体上再搞道德绑架?!要知道,青年强则国强。

希望大家能够看到这篇文章,不管是谁,只要影响了社会秩序就该被指出,惯常只会带偏社会风气。同时也希望大家辩证地认识和理解礼让,才能更好地传承社会文明,对社会才是更加有益的。对年轻人的文明礼让不能一概而论,要有包容更要有理解,要有原则更要有底线。

相关文章

  • 『荐读』青年人的礼让底线在哪里?

    篇首语:应该与必须能否等价?是否因为你年轻就须让出自身利益以满足别人?道德,从来都是约束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 读...

  • 荐:底线

    《韩非子》有云:“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人生在世,规矩,是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一把尺,里面藏着一个人的...

  • 《胡适:天下绝没有白费的努力》

    苏学荐读这是胡适先生1932年作为北京大学校长时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演。胡适告诉青年人,在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正是...

  • 几分钟读完一本名著的碎片化阅读 | 一味被动式的接受,走马观花,

    首先,易丘藏书阁主推作品是“荐书/荐读”系列。 但荐书/荐读不是解说,更不是速读。 或者说,我们的荐书/荐读不是解...

  • 易丘藏书阁的荐书和荐读:关于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

    首先,荐书、荐读不是解说,更不是速读 或者说,易丘藏书阁的荐读不是解说,更不是速读。 荐读,就只是推荐...

  • 不可推荐||今日上新

    今日荐读 今日荐听

  • 荐:守住底线

    《韩非子》有云:“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人生在世,规矩,是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一把尺,里面藏着一个人的底线与原...

  • 人生得意山水间

    ①我是有底线的,底线在哪里呢?山路的底线在悬崖,水路的底线在海边,海天一色,到尽头了。 ②你有很多好吃的,不会在乎...

  • 性情中人

    在没有婚姻作最后底线的恋情里,你得明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我无原则的爱你,只因你的爱就是底线。无原则、无底线的纵容不...

  • 每天读论语-79

    读论语-79 原文(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能够以礼让来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读』青年人的礼让底线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w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