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而立?80%的人不知道立的是什么!真不是成家立业!

三十而立?80%的人不知道立的是什么!真不是成家立业!

作者: JIE胭脂雪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6:00 被阅读0次

    由于对经典的兴趣逐渐浓厚,开始学习阳明心学。我们都知道王阳明老先生的“知行合一”,让身体与思想共振,让做到成为事实。

    第一周跟博仁老师学习了精选的第一篇内容《教条示龙场诸生》,每天读原文、听导读,还有点评老师责善(精力有限这部分没怎么投入时间),颇有收获:

    1,立志:人的一生真正要做的其实是这件事!

    这几天的阅读原文,才真正的把立志提到最重要的事。以前先学方法,走走就可能混乱、迷茫。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多数会迷茫,记得有本书就叫做《谁的青春不迷茫》,就因为从小并没有人引领他们先立志。

    其中有一点,众所知周的“三十而立”,大家以为是成家立业平天下,竟不知原来是30岁立志,那我也不算晚啊~另个方面来说,从认识自己到清晰明了的今生,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往何方?也的确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阳明先生也说了,现在最危险的就是年轻人从来不立志。志=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这个它作为方向,便易走偏。

    以前给自己设立的志愿是帮助全世界一半的人口或者整个亚洲的女性能够更加的幸福,后来就逐渐的变了另外一个笃定:想要成为前最美外交官傅莹老师那样的人。

    我以为我变了,原来它们不过是因为一个是志向,一个是目标而已。

    如今已然明了,为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意念顽固的扎根在我的脑海里。也就是说我想成为灯塔以及流芳百世的小说家,这些都是目标,它们在一生的时间内一定可以达成,而志向却始终不变:优雅、睿智、幽默、心性强大、面对他国的刁难犀利却不令人难堪。现在更加清明确信。

    所以,当认定“我要做一个怎样样的人?”,我们所有做的事,都是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的呈现。没有这个基础,就容易背负很多“包袱”。

    因为对于志、愿和目标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以前用个体“三圈交集”的方法确定目标,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自己成长不断更新迭代的这个过程中,发现直接用下面这个方法,就可以节省许多摸索的精力,直接站在最高层面给自己定位。

    问问自己:要让这个环境变完整,还需要增加些什么?哪些东西需要修补?哪些任务亟待我们去完成?

    小说家弗雷德里克·比克纳曾经说过:“何时何地我的聪明才智既可以满足这个世界的根本需要,又能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呢?”

    当然,它们同样基于你确定“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对于立志的确信以及认知,也让我时间管理中目标管理这部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再借由我将这种思维的升级传递给我的学员,让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

    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未成年人。少年强,才能国强。

    因为立志必将勤学,不勤学者实际属志向不笃定,联合自己所从事的家庭教育,尽早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早早立志,是当务之急。

    如果我们的爸爸妈妈都能够让孩子们看到现在中国在整个世界的位置以及境遇,有国际视野这样的高度和格局,我相信也能够激发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和平的中国而已。

    TA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自己现在的位置,也就将会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不管怎么说,先从自己家做起。

    2,反思:人生大病一个傲字~

    有句话说:“圣人常错,小人无过”。是说圣人都常常在反思自己哪里做的不足,更何况我们普通人。不要因犯错而过于责怪自己!犯错不可怕,贵在知错会改!

    阳明先生说,人生大病一个傲字。自己有没有呢傲慢心?当然也是有的。

    有时,读得书多了就认为自己懂得不少,莫名有种文人的傲气。如果只是自尊自重,一种对自己的欣赏,无伤大雅;但如果是自视甚高、从心底轻贱别人,就需要不断的觉察和警醒。

    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就像林院长说他看每个人只看对方身上的优点,不管缺点,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

    这份谦卑和尊重让人由衷的敬服。否则徒有讲诵学说,增加控制别人的砝码而已,知识-爱=控制知识+爱=造就。自勉!

    好在时常反思、冥想。随着觉察力的提升,即便是有的时候会升起傲慢之心,那一刻马上有体会,也会告诉自己:人人是老师,事事是案例,处处是学校。即便对方为我所不喜,也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允许自己有局限,也接纳别人的有限,同时欣赏别人的长处!

    因此,无论我们自己,亦或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也要把“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这样的信念牢记并传递给孩子!

    3,情绪:马上转念,即是君子!

    有天,在忙,孩子过来找我,当时紧迫的时间本就让我有些焦虑,就请小小房子等待。

    但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他不断在旁边打扰我,他急需我的怀抱,而我对自己的心理状况都自顾不暇,自然就忽略了孩子当时的感受,结果自然是我不自觉地提高音量,小小房子委屈,我愤怒。

    如果我马上去安抚他的情绪,实际上比在这中间升起负面情绪跟他做对抗,消耗的精力和时间更少。

    人只要一忙起来,就会忘记很多细枝末节,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亲子关系和养育孩子的难易度

    当天,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这篇文章,博仁老师的解析反思这部分时,讲到一个情绪叫“愧悔”,听前2遍时,我内心是有一些不接受的。

    因在我的思维定势中:内疚是能量等级最低的一个情绪(西方心理学)。而我也亲眼看到过,背负20年内疚的人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但当我听第3遍时,听出了“一念转,立地成佛”。

    我知道,西方心理学中对于印痕、情绪等没有实体的东西,都像西医对肌体了解甚深,却治标不治本,更多的是纠结过往。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志在告诉学子:过去不重要,当下才最重要。

    即便以前犯了错,有了这句话马上转念,即是君子!不会引发焦虑、后悔等负面情绪,是一种心灵的施压,方可轻松上阵。

    做过的事不后悔,不是说不承认有错,不过是把关注点放在当下可以怎样改进。

    养育孩子更是如此。要记得,在每个当下你都做了你能做得最好的选择。

    虽昔为寇盗,一念转即为君子。这句话其实与佛教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异曲同工。

    事实上,情绪其实是一种资源。

    我自己是一个感受比较敏锐的人,稍微有一些压力,因为感受比别人深,也就更痛苦。也是因为这种情绪的推力,趋利避害,才逼着自己去学时间管理,才能学得越来越好。

    所以,情绪是另一种让我们向内走的契机。

    阳明先生说去私欲、存天理。去私欲,一听就让人有一些害怕,似乎是自己身上所有的负面的情绪和感受都是洪水猛兽,但其实私欲这一个词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

    一定要去阅读一些书籍其他优秀的书籍,除了四书五经,现在的许多经典的著作,可以让觉得古文艰涩难懂的伙伴们,更快的吸收印证阳明先生以及古圣先贤的这些智慧,最近在看的戴维布鲁克斯的《品格之路》,以及重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间也有涉及到,读一读做补充也特别好。后面杨阳明先生也说到需践行并考诸古训。

    就比如读南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当自己内心焦躁的时候,这些书总是能够让人心静下来,去看到自己做到的部分,接着踏踏实实做好眼下的事情。

    >奉上原文《教条示龙场诸生(明 王阳明)》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wú]忽!

    立 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huī]惰,玩岁愒[kài]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wù]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 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chái]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chái]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 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ch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jǔ],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责 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jié]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gū]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

    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miù]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suì]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ps:本文乃JIE胭脂雪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内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沟通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而立?80%的人不知道立的是什么!真不是成家立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x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