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09330/025ee4a4735bec88.jpg)
孩子两岁后,如果还常有吃手、咬嘴、咬东西、吐舌头、口呼吸这样的动作,家长就要重视了。因为如果是习惯性、经常做这些动作,会打破口腔里唇舌的平衡,让牙齿、颌骨和肌肉位置错乱,影响孩子的相貌和身心发育。
该如何应对?
如果孩子的这些小动作是因为焦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你需要从源头上找到是什么让他产生这种感受,帮他理解这个问题,同时还要给他更多的关爱。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你平时就要和孩子建立好安全依恋关系,这才是做好情绪教养的前提。
尝试从语言提醒变成用身体语言提醒。
一直被提醒改习惯这件事,其实挺让人沮丧的。如果你用语言提醒的效果并不好,不如试试身体语言,比如和孩子说“我们来个秘密约定吧,下次你再紧张时,我轻轻碰一下你的手臂作为提醒,好不好?”这样会让孩子更有“面子”,他会觉得是自己在改正习惯,有了自主感,就更有动力改变。
用激励机制正面强化。
比如孩子一段时间没吃手,可以让他在表格上贴张喜欢的小贴画,攒到5个,可以换个大奖励,但要注意不是给玩具之类的物质奖励,最好是去科技馆、动物园这种体验式的奖励。
相比这些,还有个极具破坏性的习惯就是张着嘴口呼吸。
口呼吸有哪些危害
口呼吸时,舌头位置不对,支撑作用不够,就会塌鼻子、牙齿前突,影响孩子的相貌。空气没经过鼻腔过滤就直接被吸进肺部了,里面的细菌和杂质很容易引起呼吸道堵塞和肺部疾病。而且,为了获得更多氧气,孩子会无意识地往前伸脖子,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耸肩、驼背、脊柱弯曲等身形的改变。更严重的是,长期供氧不足容易有黑眼圈和夜磨牙,让大脑发育不良,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
正确呼吸的四个要点
鼻呼吸、嘴闭拢、舌上抬、牙轻合。
这四点里首要的是用鼻子呼吸,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进入鼻腔的冷空气调节成和体温差不多的温度,把干燥的空气变湿润,鼻毛还能挡住空气中较大的灰尘,这就起到了“加工厂”和“净化器”的作用。
但生活中,很多孩子会用嘴巴和鼻子一起呼吸,甚至在晚上睡觉时也不合上嘴,而且比例还很高,10个里面就有2~3个。这又是为什么呢?
孩子偶尔剧烈运动或感冒时,用鼻子呼吸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氧气,会临时用嘴呼吸,这是代偿反应。代偿反应就是指身体为了完成动作指令产生的一种应急反应,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孩子睡觉时面部肌肉放松,偶尔有可能张嘴呼吸。这些都不用太紧张。但如果呼吸道长期受阻、身体缺氧时,孩子就会自我调节,张嘴口呼吸。还有如果扁桃体发炎,或者鼻炎引起的鼻塞时,他也会暂时使用口呼吸。如果炎症消失后,孩子还是改不过来,就变成不良习惯了,要及时纠正。
预防口呼吸:从保护气道开始
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减少他因为紧张、生气等不自觉地使用口呼吸。
密切关注孩子鼻腔和咽喉的健康。孩子感冒或有鼻炎时要尽量控制住症状,不要恶化了。如果会反复过敏,需要带他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查,查出来是什么后就要尽量避免接触。还有,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被动吸烟会严重影响鼻腔和咽喉,让气道免疫力下降。
如果孩子偏胖,要帮他控制体重,因为脂肪堆积会让气道更狭窄,呼吸就会更困难。
随时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趴着写作业、弓着背吃饭,这些都会影响他正常呼吸。 上面这些都是预防孩子口呼吸的办法。但如果孩子熟睡或者专注做事时,总是会无意识地张开嘴巴,那他可能就有口呼吸的习惯了。
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方法:孩子张着嘴睡觉时,用一个纸板把他的鼻子和嘴上下隔开,然后在他嘴前放张薄纸巾,观察纸巾会不会动。如果纸巾动了,说明孩子多半有口呼吸,那你就要进一步检查这是因为不良习惯还是他的鼻子问题造成的。怎么检查呢?很简单,让孩子闭上嘴,用鼻子呼吸2到3分钟。如果他不难受,能正常呼吸,那多半是不良习惯造成的,你要在平时多提醒他用鼻子呼吸。但如果他觉得难受或者呼吸困难,就需要看耳鼻喉科了。
改变口呼吸:家长能做的三件事
要知道2~10岁是预防和干预口呼吸的黄金年龄,错过了这个时间再干预就很难有好效果了。
其次,口呼吸不是疾病,而是身体缺氧时的自我调节。如果孩子已经有口呼吸症状,要先判断是不是鼻子或扁桃体等问题。如果是,那就要先去耳鼻喉科检查,去除缺氧的病因之后,再训练孩子用鼻子呼吸。
已经养成了口呼吸的习惯,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下面的训练帮助孩子——
每天安排一点时间,陪孩子做三种不同的口腔训练操来改变口呼吸的习惯。接下来分别说说:1.呼吸操
做法是先打开肩膀后靠墙站直→然后有意识地控制着用鼻子吸气→呼气→再捏住鼻子在家里四处走走,一直到感觉呼吸费力了,再松开手让鼻子重新呼吸。这是完整的一组,每天最好练习15组。
注意:做操过程中不能张嘴和憋气。练习结束后,也要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平时多用鼻子呼吸。
2.嘴唇操
孩子总是口呼吸上嘴唇会变短,闭嘴时一般靠下唇往上用力,这样下巴的皮肤就会紧张地褶皱成许多小坑。多练习嘴唇操,可以防止嘴唇的这种变化。具体做法是:
抿紧上下嘴唇,再爆破式分开,发出“啪”的声音,一开始一次连续做一分钟,一分钟大概做50次,50次为一组,练习一段时间后再慢慢增加组数。
3.弹舌操
口呼吸的孩子常把舌头放在口腔底部或中间,一般不会上抬顶到天花板上。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做弹舌操来改变,做法是:
张开嘴,将舌头向后上方卷起,然后沿着口腔天花板的方向,由后往前弹出,发出“哒、哒”的声音。刚开始一次做50下,逐渐增加到300下。
上面三种操,锻炼的是孩子口腔的不同部位,最好每天坚持练习。
最后,向专业牙医求助。除了佩戴专业的矫治器外,通常会建议在家使用医用胶布或口呼吸口罩帮孩子练习闭嘴。
医用胶布建议晚上使用,孩子睡前,让他闭上嘴,用胶布贴住他的上下嘴唇,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揭掉。这种胶布可以放心使用,不是很黏,也不容易挣开。有一个患者用了这个简单的方法再配合上肌肉训练,一个月后黑眼圈就消失了。
孩子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习惯,你可以陪在他身边,给他讲讲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尽快入睡,这样过渡几天就好了。
要提醒的是,嘴巴上贴胶布,仅适用于单纯性口呼吸的孩子;如果是呼吸道堵塞引起的口呼吸,就不能用胶布了,孩子反而会喘不过气来。
另外,还要让孩子多做户外运动,并提醒他运动时闭上嘴,这样可以增加他身体适应缺氧环境的能力,就不容易用口呼吸了。
PS:我记得以前形体训练时,老师说调整呼吸后,有些人长得更精致了,当时我是不信的,现在看来确实有道理,我也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