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这篇文章要感谢慢跑群里的孙总,核心内容是孙总发群里的一段话,写的太好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最有价值,我冒昧加点自己不成熟悉的感受,发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无人问津的叫过程,惹人注目的叫结果。
40岁的人往往自称人到中年,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至少我的概念是打算更长的去的,不到60,不要说自己是中年,因为我看到有些大哥60了,比三十多岁的青年状态还要好,在跑步,撸铁,饮食,好心情的加持下,真正让逆龄再现真实生活中。 一般情况下,40后大家会觉得,完了,身体要走下坡路了。有的开始不服,或者说在对衰老的恐惧下开始锻炼。跑步没有门槛,却隐藏风险,甚至是巨大的。
很多人只是觉得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到底如何锻炼,怎么跑才合适,却不知道,慢慢得就进入了瞎跑乱跑的猛跑才有成绩的误区。
为了追求成绩,便开始了一段一个人默默的奋斗阶段,非常沉浸其中,因为好久没有什么事情是让自己这么努力去争取的了。
感觉自己跑步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交待。
于是很多人开始发狠苦练,基本上每天都会去跑步,当别人劝导没必要这么天天跑的时候,自己还美其名曰的说道:没有天赋,只能拼量。
其实这种天天跑步的训练安排,真的反而在伤害自己。
孙总有个哥们就是天天跑,而且天天都是长距离,少则半马,多则30公里,雷打不动的坚持,真是看的人一愣一愣的。
甚至有人说他这是“疯”了,于是那天孙总和一个医生朋友说起这事,不料,医生说这种现象太多了,现在很多的中年跑者比年轻人还要卷,早上4点、5点就起来训练了。
我的一个老哥跑步第一年疯狂到什么时候,凌里两点兴奋得睡不着,起来跑步。
大家用脚趾头想想,这个点你跑什么,过去周扒皮压榨长工才这样折腾人,好家伙,这是自己折腾自己,还说自己是努力自律。
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健康!
跑步的时间越长,并不意味着收获收益就会越多,在运动医学上来讲,每周跑步的时间超过4.5个小时,并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好处。
医生朋友还特意提醒:一个跑者如果过了40岁,千万别忘了这3件事,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 01 不要天天跑**
人上了年龄,身体的恢复程度都相对缓慢一些,在一场训练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休息调整。
很多40往上的跑者就是这样一种现象:有跑步基础的太勤奋,恨不得一天跑两次才好。
而那些没有基础的又太逞强,明明身体承受不住了,还要咬牙坚持的“感动自己”。
这一点我写作也有感觉,有时状态好了,真想写两篇,搞了四千字,还想写,但我是及时叫停,写完就休息,要写一辈子,急什么?有钱也要慢慢花,好运气也好慢慢消受。
跑步也是如此,过了40岁的跑者真的要学会成熟一点了,跑步比的不是谁更勤奋,而是比谁更聪明,规律的跑休和训练才是合理的安排,你的跑步伤痛可不是某一次的偶然造成的,都是长期的疲劳积累。
跑步到达一定阶段想要进步很正常,注重配速、距离、成绩也是情理之中,但如果你说自己的目标就是奔着专业迈进的,那就做好负重前行的准备吧。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健康,一周3次,跑一休一才是最合理的。
真的没必要逼着自己天天去跑,久了这就是一种负担!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对于马拉松,我是天天一有机会就提醒千万不要去随意尝试,如果你是抱着挑战的心态,更要注意了,完全没必要啊。
我已经说的太多了,再简单提醒一下,这种衰竭型运动,如无必要,别把自己搞衰竭了,你看这个词,就是恢复后,那也是透支啊。
多年不干的老塘水,你把水抽干,鱼儿捞完,再放水进去,他能一样吗?
天道如此,不会再如初了。
我是号称天天跑的,说实话,确实是号称,严格说我并不是天天跑,我是慢跑,当然我也不是骗大家,佛性跑,就是自己舒服,有一个量就行,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有了兴致多跑点,没有兴致就少跑点,累了就停下来,就是现在也很少出大汗。
其它时间做力量,还有其它爱好,也很香。02 不要被所谓的跑步大神忽悠
你要说年轻那会跑步为了竞速想跑出点成就出来,然后跟着跑步大神后面去冲很正常,毕竟年轻,有的就是一股子干劲。
但是现在过了40岁了,跑步也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的话,你还瞎跟着那些专业的或者精英跑者后面跟练,或者拿着高强度的课表自己偷摸着苦练,有必要吗?
所以跑步不要人家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计划,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想要跑得好,跑得健康,就是要科学训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被所谓的高手带偏。
现在很多的人跑步,大到把目标放在了半马、全马的完赛成绩上攀比,小到放在了10公里、5公里用时上较量。
总是以某一距离的完赛用时去衡量一个人的跑步能力,然后给一个称号,叫“大神”。
其实这种做法我觉得很不成熟!当你过了40岁以后,还要硬着去跟人家攀比配速和跑量真的有时候想想也挺无知的,大家都是大众健康跑者,你比我快一分钟每公里又怎么样呢?我私下黑练3个月,然后赶上你的配速,最后发现还有比你更快的。
有时候挑战一下自己,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看潜力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跑到最后都想上点成绩出来,但是太过于盲目的和他人一争高下,只会让你打乱跑步节奏,增加风险……
量力而行,不勉强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40岁以后跑者最基本的乐观心态。
还有就是跑团要慎入,现在跑团一进去就是配速多少,跑多远,一个比一个猛,让你都有点担心,有压力,这是何苦呢?
要是线下碰到所谓的高手,他们装模作样的指导你一番,你要努力啊,要好好跑啊,有的还会pua你,打击你,让你没能信心,本来跑个步,结果搞的像面试一样,认真地研究,去训练,这太跑偏了。
远离这些让你这跑那跑的人,一个人享受慢慢的脚步向前,享受阳光,享受清风,感受绿叶,品味跑步的快乐。
03 不要盲目追求数据
俗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跑步的魅力在于循序渐进,没必要天天猛跑,更没必要把“跑步数据”看得过于重要!
有此人简直数据控。
被别人忽悠后,想着一天比一天的数据好看,有时候都被数据牵着走,精力都在看数据上了,你体会什么跑步乐趣呢?
一曲优美的二胡,如果用声波分析出来,让你照着这个声波去拉,你觉得还会享受拉的过程吗?
实话说,我从来不看数据,感受,感知,内心的声音,身体的信号就是数据,情绪就是数据。
这可能和我一个大老粗的性格有关,我追求的是运动快乐,运动归运动,竞技归竞技。
当然,我并不是说数据不好,有个数据参照,让运动心里更有数,但不要过,不要被数据牵着走。有的就按心率跑,就按配速跑,过于机械先不说效果怎样,跑步的快乐大打折扣。
这里还有就是因为数据而透支,因为好看的数据而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这就是没事找苦啊。
那些动不动破二的,这种想法,就有点那个。
最后,声明一下,跑步因人而异,观点不同也没啥,咱也不抬扛,你要觉得我们说得来呢?就多聊聊,要是有不同观点呢?也请把你的想法留言告诉我,总之,我们就是无伤跑,长期跑,快乐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