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收到过一封朋友的信
看见上面的“亲启”二字
禁不住觉得幸运
如今愿意手写信的人并不多
只是恰好特定的职业使然
我才在如今年月还时不时收到这样的信件
一字一笔,见字如面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旧时的鸿雁传书
那些见字如面的欣喜
手指划过纸张的温暖
让人怀念
我是个喜欢写句子的人
前几日
看到一段话,挺有玩味
立即放到了备忘录里:
“眼睛看不见隐形眼镜但隐形眼镜让眼睛什么都看见了”
短短几句话,恰好说出了“爱”与“被爱”的关系
这种
简单、细腻、随性
但不随意的文字
真是喜欢极了
读完之后
还有点意犹未尽
我是个感性的人
写出来的文字也大都很感性
感性没什么不好
毕竟理性的人的生活
几乎只有选择题,没有问答题
任何问题都被分解成选择题
一层一层的延伸下去
并且所有的选项都已知晓
不像问答题那样可以自由发挥
他们明白大多数生活的感人之处
却无法感动自己
他们也明白爱情是由于苯乙胺引起
吃巧克力也可以获得,干脆多吃点巧克力
所以才有人说
如果假定人类的生活可以受理性的支配
那么生活的可能性便不复存在
那感性的人是什么样子呢?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
看到月亮
还想和月亮说说话
今夜
我举起双手
捧着月亮的脸问到:
“思念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月亮微红着脸回答: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我一下就被击中了
它说
思念一个人
就像饱满充盈的满月
在一天天的思念中
光辉会变得渐渐暗淡
而人的身体也会因为思念心上人
日渐衰弱
精神逐渐憔悴
于是
我继续问月亮,那该如何是好
月亮不再回应
万般无奈
为了一解相思之愁
也是找一个倾诉的窗口
我将内心真实想法写到了纸上
“每一天,都会披星戴月地想你”
我想通过文字把相思寄给那个心上人
更想化身成为这串文字
千山万水
带我去见那个人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活的
它是一个活的符号
或者说一个活的标志
可以被写在纸上
也可以被敲在屏幕上
字连成句
句子组成篇章
可以很浪漫
也可以很有诗意
更可以很有深意
不过相对于被敲在屏幕上
我更喜欢写在纸页上的文字
风花雪月的句子
配上行走如飞的笔触
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
或者隶书都各有千秋
所有字体中
我最喜欢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间的一种书体
写得放纵流动
近于草书的称:
行草
写得端正平稳
近于楷书的称:
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
在字与字之间留下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
字里行间更是透露出一种“流动感”
这大抵和一幅好作品是流淌出来的一个意思
想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流动的,就像活的文字
这一串串符号,总喜欢在纸叶上不停跳动
我一直觉得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被时代抛弃
被抛弃的原因只是因为它不够好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挺火的,叫做:
爷爷在阳台点上了烟
我抽了一半
风抽了一半
但爷爷没有跟风计较
或许风也有烦恼吧
联想到一年前
趴在阳台上的我写下的话
躲了一辈子的雨
雨会不会很伤心
抽掉一整支烟
烟会不会不耐烦
原来
喜欢写东西的人对这个世界都很敏感
表达出来的意思也不尽相同
而脑子里平白无故迸发出这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人
大抵对生活也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想象与好奇吧
于是
为了寻找想象力,保持好奇心
我就不断地去观察、去表达、去抒发
还记得之前的某个夜晚
我又爬到山头躺下来
看着满夜星光,月亮就在头顶
突然就觉得
也许离开的人会变成一颗星星
也许那些未传达到的思念正可以通过月亮传达呢
于是
我又洋洋洒洒地写下了
大漠无涯,进不能,退不舍
思念无垠,求不得,放不下
人的一生可以把控的东西真的太少了
但我只要想到可以通过思考修订
把一个随笔不断精进
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就十分欣喜
我一直觉得最了解我的
不是我交往过的爱人
而是我写下的文字
可以说我造就了它们
它们代表了我
所以说
文字是思维的工具
一个念头在思维层面是
零散的、感性的、犹豫不定的
当它被用文字记录下之后
就可以具象化
以前总觉得写得足够多
就能写出直击人心的文字
后来
我写作不再是为了写成什么样
而是记录当下的心情
就像我听歌只是觉得好听
不是因为想念谁
就感觉人生轻松多了
于是
我拿出书包里的笔记本和笔
告诉自己:
少点期待就多点快乐
文字
有时候就像是自己和自己对话的产物
它帮助我成全了自己
我发现喜欢文字的人
从来不会只看事物的表面
他们知道
沙漠里的每一个沙子
大海里的每一个浪花
夜空里的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过往
正如纸页上跳动的一个个符号
都有含义,且很生动
他们更知道
“祝你前程似锦,来日可期”
这句话不是祝福,而是告别
所以
对于依赖文字的人来说
如果哪一天文字消失了
只剩画面
这个世界便没有什么可能性可言了
更不再诗意浪漫了吧
我相信文字可以产生爱情
但文字却比爱情本身浪漫多了
(完)
网友评论